【大公報訊】記者林志光報道:樓市自去年第三季後開始出現降溫,政府賣地步伐亦隨之放慢,今年上半年截標並成功售出的各類土地,只有九幅,當中涉及住宅發展地皮,則只八幅,是2010年後的最少,幸好所售多幅是大型地皮,可建樓面仍約424萬方呎,料可興建6000至7000個單位。
政府於今年上半年截標的工商及商住等各類私人發展用地,共有十幅,其中首幅於一月截標的元朗凹頭住宅,因地皮位置質素一般外,更因當時樓價正出現較明顯的下調,樓市成交氣氛冷淡,私人住宅每月成交量僅三數千宗,在發展商出價極為保守下,終至流標收場。
政府亦意識到在全球經濟前景不穩,本港樓市或出現逆轉下,雖然定下每個財政年度建屋土地供應的目標不變,但在進程上卻有放慢甚至延後的情況。本季所定推出招標的九幅土地,不少是本月才落實招標日標,當中六幅土地包括四幅住宅,被安排在下季截標,最遲截標日期推至八月份。
有業界人士認為,在過去數年供應不足及樓市興旺下,政府加大推地力度,以盡快填補過去不足,及圖緩和市場強大需求,不過,近大半年需求已開始減弱,去年整體住宅成交不足六萬宗,但政府在供應上已連續三個年度達標,甚至輕微出現超標情況,在供求此消彼長,加連同本港以至環球經濟發展全盤考量下,政府在供應上也步步為營,除本季未有港鐵上蓋項目招標外,亦將土地批出的日期盡量延後至下季,爭取更多時間,觀察後市發展。
上半年政府售出土地數量只九幅,較去年同期少四成,回落至2011年上半年政府仍未主導供應時的水平;當中售出住宅地皮佔8幅,較去年同期少27%,更是2010年後最少。
尚幸因有數幅大型地皮如大埔山塘路地及白石角地、和何文田常盛街地能成功標售,令預測可建單位量仍有6000個以上。至於上半年售出土地所涉的地價收入約191.68億元,較去年同期跌約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