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規避風險 國企偏愛地王\新城控股高級副總裁 歐陽捷

時間:2016-06-23 03:16:10來源:大公網

  去年12月13日,我在個人微信公眾號推出一篇短文:「拿什麼愛你,奈若何的京滬地王」,其中強調「在資金氾濫的時代,最好的資產已經由國企的舉牌向您昭示了」。當時很多人不信,現在不能不信了吧?

  做任何一件事情,首先是要有意願,其次是機會,最後是能力。

  為什麼國企要搶地王呢?首先國企也是有發展意願的,國企也有KPI考核,同時國企還不能做虧本的買賣,不然就是國有資產流失,那罪責可就大了,就可能與腐敗掛上?。拿地王雖然激進了點,但土地總是值錢的,雖然是紙面財富,在帳面上卻是淨資產,只要土地市場不縮水,國有資產就不會減值。如果一半用自有資金、一半用借款拿地王,負債率只有50%。

  土地資產夠「安全」

  不過即使減值了也沒什麼,反正土地還在,最多是國有資產「損失」但不是「流失」,沒太大責任的。就像銀行把錢貸給國有企業最後成為不良資產收不回來,也沒有太大的責任。如果房地產市場不好,就慢慢放?,等?市場周期性回暖。如果房地產市場上升,那就更沒問題了,就像過去的地王一樣最終都被解套了。

  其次,現在正是房地產市場最好的、也是最後的機遇期。如果經濟結構調整完成、經濟成功轉型,房地產這根枴杖就可以放到一邊了。那個時候,房地產就很難享受政策刺激的紅利了。

  同時,國家對國企的支持力度也是空前的。國資委撮合央企地產大鱷合併變成世界巨無霸,可主要的房地產業務還是在中國內地。在房地產這樣的充分競爭性領域,「國進民退」在今年的土地市場上表現得極為充分。今年以來,全國各城市冒出了100多塊土地樓面地價溢價率超過100%的地王,其中50%以上被國企和央企搶得,甚至全年銷售額不足百億的房企也搶了百億地王。

  所以,我們看到,今年前五個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18.8萬億元,同比增長9.6%。其中,國有控股投資6.5億元,增長23.3%;民間投資11.6億元,增長僅為3.9%,回落1.3個百分點。當然,房地產不是唯一的「國進民退」的行業。

  供應收緊競爭加劇

  最後,拿地王也要有能力,不光是有多的錢,還要有便宜的錢。當然錢不一定是自己的,借來的錢足夠多、足夠便宜也是可以的。財務成本不高,有的企業融資成本甚至低於CPI,相當於沒成本的錢,拿了地王放幾年都沒關係,最終房價還是會漲上去的,現在是大水漫灌,錢不值錢,資產就變得更加值錢,更何況熱點一、二線城市比房子還稀缺的土地呢。

  6月2日,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等九部委專門發文強調:「用地供需矛盾突出地區,要嚴格設定城鄉建設用地總量控制目標」。即是說,在地王頻出的熱點一、二線城市,更要嚴控土地供應,所以熱點一、二線城市土地越來越稀缺,可以說土地拿一塊少一塊。未來房企拚的不是專業能力,不是產品優勢,不是管理水平,也不是服務體系,就只剩下拚資源了。

  有人擔心,拿地王的國企不一定有造樓王的能力。這就不用擔心了,自己不能做,有的是等?排隊談代建、代售、代管的專業樓王開發商,不光是銀行、供應商會找上門,甚至那些拿不到土地、自詡專業的開發商也只能排隊跟在別人後面找地王談合作。不然的話,要麼退出一、二線城市轉而到三、四線城市去混日子,要麼就剩下退出房地產江湖一條路了,這些樓王製造商的專業武功再好,沒米下鍋還是要變成殘廢的。

  不過,最近聽說央企和國企被約談了,或許我們會看到他們不太敢搶地王了,或許我們會看到地王潮真的就會退潮了,或許我們會看到拿地的好時機又出現了。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