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減速換擋 轉型升級—正確理解中國經濟L形走勢

時間:2016-06-18 03:16:04來源:大公網

  圖:中國經濟L形走勢意味未來將在百分之六點五到百分之七的合理區間平穩增長。圖為消費者在石家莊一家超市選購商品

  近日有關中國經濟L形走勢的預判,引起了外界熱議,也引發了市場的誤讀和波動。應如何正確理解這一說法呢?實際上,所謂的L形走勢就是「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經濟增速在6.5%至7%的合理區間運行。如果未來五年的年均增長速度都在這個區間運行,就會形成一個倒L形直線走勢。這樣就可以很好地理解此前權威人士所說的L形走勢的長期性了。\同濟大學財經研究所所長、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 石建勳

  用諸如U形、V形、L形,還有「L+W」形等形象地比喻經濟運行趨勢,是國際上一些學者和媒體記者喜歡用的方法。遺憾的是,用字母形象地比喻經濟走勢,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理解。比如,僅對L形就有很多解讀,包括不斷下降的多個L形、沒有底部的小寫的 l 形等,如果不輔以數字和文字說明,就容易引起誤解和誤判。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就「十三五」規劃建議作說明時指出,年均增長底線是6.5%以上。今年全國人大通過的「十三五」規劃和政府工作報告,對中國經濟未來走勢的判斷已經表述的非常清晰了。中國經濟L形走勢意味?未來將在6.5%到7%的合理區間平穩增長,既不會出現強勁反彈,也不會出現明顯失速。這樣的增長區間目標正好符合中國經濟中長期發展的「目標和要求」、「需要和可能」。

  需要指出的是,中國經濟L形和西方的L形有?根本不同。西方的L形是經濟斷崖式下跌後長期低迷滯脹、不復甦。中國經濟顯然不是滯脹問題,一季度增速達6.7%好於預期,依然是全球經濟增長的火車頭。中國經濟L形只是減速換擋、轉型升級,未來將會帶來更高質量的增長,因此這種長期預期和西方經濟的長期低迷完全不同。

  經濟增長更注重質量

  中國經濟在經歷長期高速增長後,必須改變原先高耗能、高投資、低效率的粗放形發展,迫切需要調結構、促轉型,這就必然要求適當降低增長速度,以速度換質量,從結構轉型中創造下一個健康、綠色、可持續的增長,從「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中創造一個技術含量高、充分發揮和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的中國經濟。

  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年。一方面,中國經濟潛力足、韌性強、迴旋餘地大的基本特徵沒有改變。另一方面,也應該看到中國經濟運行的固有矛盾沒有緩解。L形走勢則標誌?中國經濟運行多年積累的「病症」進入治療階段,因為L形走勢一方面保持就業穩定和人民生活改善所必須的經濟增速,也可以使企業有起碼的財力投入結構調整,努力完成「三去一降一補」,加快適應經濟新常態,不斷進行科技創新,提高經濟的質量和效益。

  在當前複雜困難的國際國內環境情況下,經濟增長6.5%-7%的區間調控新方式的提出,有利於提高中國政府在多重約束條件下,採取更加靈活、精準、有效,及時的調控政策,使經濟獲得可持續的平衡增長。基於「合理區間」的宏觀調控跳出了經濟本身,對經濟社會發展進行了全盤考慮,這表明中國政府正在以新的思路和方式追求健康、可持續、包容性的增長。

  因此,可以得出這樣的判斷,未來五年,中國經濟如果在L形走勢下,全面實現經濟結構優化和轉型升級、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質量、效率和效益的同步躍升、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這對中國和世界來說,無疑都是一件大好事。

  股市或呈慢牛格局

  不可否認,股市趨勢與經濟運行確實存在一定的緊密聯繫,但不能簡單認為經濟L形、股市的走勢也必定是L形。理論上看,任何一個國家經濟均不可能長期維持高速增長,因此經濟L形並不罕見,全球主要國家大都經歷了這個經濟發展階段,但這並不意味?經濟L形走勢股市就得一直熊下去。

  以美國為例,1985至2015年期間,美國的經濟L形走勢持續了30年,同期美國股市卻出現二十四年的上漲,呈現出一個典型的長期慢牛行情。再看中國,在2012到2015年中期經濟呈L形,但股市也並非都是熊市。這亦表明一個事實,經濟運行趨勢並不一定能夠左右股市走勢。

  就當前形勢而言,中國經濟L形增長對應的股市走勢或是慢牛格局。從基本面來看,經濟L形增長下,隨?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不斷提升,企業盈利將逐步向好。進一步的分析看,對存量經濟來說,需求端穩定而供給端在收縮,盈利將會逐步進入恢復期;對增量經濟來說,盈利本身就處於高增長階段。

  此外,經濟L形增長下,政策面也將會比較友好,穩增長、防風險、促改革等一系列政策推出將對股市構成一定的支持。就股市自身而言,市場從來就不缺資金,缺的是有效保護投資者的制度和執行力,希望並相信經濟L形走勢將進一步加強市場基礎制度建設,真正恢復股市的投資回報功能、企業融資功能和資源優化配置三大功能,從而建立一個健康、穩定、制度化和規範化的成熟資本市場。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