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選舉將於九月初舉行,報名參選工作還未正式展開,一些人已經“搶閘”公開表明參選意向。
而“有趣”的是,“搶閘”者不約而同都打出同一張牌,以“倒梁”作為招徠。
看來,“倒梁”已經成了選舉“懶人包”,參選者不必提出任何具體政綱,不必就本港當前的政治、經濟、民生等問題提出解決辦法,只要一句“倒梁”就可以蒙混過關,冇政綱當有政綱,甚至洋洋得意,吹噓這是什麼“最受市民歡迎的政綱”。
以“倒梁”作為議員參選政綱,是荒謬和可笑的。九月立法會選舉,是選議員而不是選特首,選特首是明年三月特首選舉委員會的事,“反對梁振英連任”又如何可以成為參選的承諾,以至是“唯一”的目標呢?難道只要梁振英“倒”了,本港經濟就會自動重上升軌、房屋供應量馬上就會大增,所有經濟、民生、社會問題通通都會迎刃而解?
如果真是這樣,那麼,特區只要有特首和行政機關就行了,還要立法會來幹什麼?那些以“倒梁”作為參選政綱的所謂“準參選人”,到底知道不知道立法會議員是幹什麼的?
可以肯定,這些“倒梁”參選人一旦當選,唯一的“貢獻”,就是立法會內再多一些反對聲音,再多幾個“逢特必反”、“逢官必罵”的人,以及再多一些“拉布”和響鐘“點人頭”而已。他們在參選時只以“倒梁”作招徠,提不出任何有建設性的政綱,又怎能期望他們進入立法會之後會在經濟、民生上為市民幹實事和幹好事呢?
事實是,以“倒梁”作為“生招牌”的個別“準參選人”,提出這樣嘩眾取寵而又不切實際的所謂政綱,只能是“自暴其短”而已,以空洞無益的政治口號代替切實的政綱,是不可能得到選民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