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齊心協力推動創科發展\顏寶鈴

時間:2016-06-09 03:15:35來源:大公網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評選全球最具競爭力經濟體,香港憑“政府效率”和“營商效率”兩大突出優勢重奪榜首,令人振奮。自豪之餘,我們不能忘記,去年世界經濟論壇的《全球競爭力報告》,香港因“科研”和“創新”落後,排名曾降至第七。

  科技創新是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香港鄰近國家及地區,如新加坡、韓國、台灣等,早在十幾年前已成立創新科技部門,內地的創新科技發展更是突飛猛進、日新月異。?

  去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組織港區代表到深圳南山區視察創新科技產業,當地政府對產業的政策支持力度、園區內濃厚的創業創新氛圍,以及園區目前的發展成就均令人讚嘆。如今,深圳儼然已成為中國的“矽谷”,最新資料表明,深圳科技型企業超過三萬家,其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超過四千七百家,多個領域的創新能力處於世界前沿。

  深圳以外的神州大地也陸續掀起了創業創新浪潮。2014年底,李克強總理提出,“促進互聯網共用共治,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一年多來,內地各種互聯網項目百花齊放,惠及大眾,現在內地的生活便利化程度已遠非香港能及。只要有一部聯網的手機,足不出戶就可以實現知天下事、網上購物、訂餐、預約清潔工人、看病掛號、轉帳繳費等,幾乎涵蓋了各種生活需要。

  設於深圳前海的深港青年夢工廠,開園一年多已引進深港國際創業團隊一百一十五家,其中有五十二家是香港國際團隊。不少在香港創業失利的科技人才,在前海得到強有力的政策優惠支持及迅速融資,企業很快發展壯大。據深圳市介紹,過去深圳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從財稅、金融、人才、土地、智慧財產權保護等各個方面,全方位支援大眾創新創業。

  反觀香港,近幾年創新科技發展幾乎停滯不前。在本屆特區政府的積極推動下,香港終於在去年11月成立了創新及科技局,政府隨即大手筆投入龐大資金推動有關發展。香港不缺科技人才,缺的是發展創科產業的環境和氛圍。亡羊補牢,為時不晚。香港創新科技產業早已屈居人後,不能輕裝上陣,所以更需要社會各界鼎力扶持!

  我們已經痛失“紐倫港”的美譽,將全球金融中心前三甲的位置拱手讓給了新加坡;我們的旅遊業現時亦步入寒冬、復甦乏力。正如張德江委員長語重心長地囑咐:“香港要鞏固既有優勢,也要開發新優勢。”推動創科產業發展,不僅可為香港經濟開拓新的增長點,讓香港重拾競爭力,還能激發年輕人的創業激情、解決就業問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緩和社會消極情緒。

  國家“十三五”規劃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並提出支持香港發展創新科技事業,支援港澳中小微企業和青年人在內地發展創業。張德江委員長5月視察香港,一改以往國家領導人必去港交所的慣例,特意安排視察科學園,中央對香港創新科技發展的重視和支持由此可見。希望社會各界不負中央厚望,放下爭拗,齊心協力扶持香港發展創新科技、推動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