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解決房屋問題 並非一人之事\梁浩然

時間:2016-06-02 15:35:24來源:大公網

  上周,香港免費電視台一連三天播出了特首梁振英的專訪。在訪問中,當主持人問及香港房屋問題時,梁振英直言上任至今只解決了部分民生問題,市民離“安居樂業”還有很遠的一段路。不得不佩服梁振英的坦白。作為香港的首長,能在鏡頭面前坦承房屋問題尚未解決,是一種有承擔的氣魄。試問如果在私人企業內,又有多少人願意把工作的責任背負起來?

  解決房屋問題,其實是全香港上下都關心的課題。但現在的情形就好像只是梁振英一人的問題。導致房屋問題未能解決,固然與政府過往的房屋政策有關,但還有其他原因,包括過時的法例、環保團體的阻撓、社區居民的反對等。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可以很多,很多時候其實溝通和互讓是最重要的前提。

  最貼近民情的區議會,也應該一起尋找可用資源建屋,甚至做好區內諮詢,解決或疏導市民的所有疑慮,不論保育、風水、交通、規劃等,為該區解決日常生活上的最大問題。立法會議員其實也應該一起解決全香港市民都關心的問題,協助政府從立法、制度方面,一起研究如何在平衡各種利益上,解決這個問題。議員的薪酬是來自納稅人的血汗,而我們需要的是更具建設性的議員。

  誠然,房屋問題是整個香港社會的問題,應該由全香港一起解決,責任在各方手上,而非在梁振英一人手上。或者梁振英的當務之急,就是提升香港所有市民這個責任感,研究如何能使社會各持份者共同解決社會問題。只有各方感到有責任去處理這件事,社會問題才會迎刃而解,不然只會兜兜轉轉,互相推諉。

  不知是否因為離選舉期不遠,感覺隔岸觀火、袖手旁觀的氣氛濃烈。可這不是一個社會該有的正面氣氛,各界未能認清自己的責任,團結一致做事,對香港來說,終究都是無益的。至於如何調動各界的社會責任感,則似乎是當前政策智庫應該研究的課題。公民教育或許需擔起此重任,教育社會不同團體該負起的社會責任。

  但是,從2014年“佔中”失敗後,社會言論在別有用心的政客唆使下組成了政治團體,把社會上所有問題,全認為是政府的責任,而不反省自身的不足。在這慣性思維邏輯下,以簡單的二分法把土地供應不足、置業困難、租金高企等房屋問題推諉給政府,然後自己則無所作為,空談所謂的政治改革和勇武抗爭。其實,不要盲目地反對政府發展,只有持續增加土地及房屋供應,才能從根本解決供求失衡的問題。

  英▉國皇/國王▉家特許測量師,管理會計師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