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來港的旅客各適其適,有高消費群,也有追求深度遊體驗。\中通社圖片
本港今年首四個月共接待1600萬訪港旅客人次,較2023年同期增長1.2倍,在剛過去的五一黃金周,整體訪港旅客約110萬人次,按年升22%,當中逾八成是內地旅客,按年升約20%。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昨日表示,香港要歡迎不同類型的旅客,不應只局限於高消費客群;學生旅客雖然現時可能消費力不高,但將來可能是高消費旅客。有旅遊業人士認為,香港作為多元旅遊城市,應該歡迎任何形式的旅遊體驗,形容「過去五一人頭湧湧的熱鬧氣氛,有錢都買不到」。\大公報記者 伍軒沛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昨日出席一個活動時表示,在政府及業界努力下,旅遊業在疫後強勁復甦,今年首四個月共接待1600萬訪港旅客人次,較2023年同期增長1.2倍,五一黃金周錄得約110萬訪港旅客人次,她有信心在未來數年,旅遊業發展會達到新高度。
陳國基昨日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五一黃金周整體訪港旅客錄得110萬人次,按年上升22%,遠高於原預計的10%增長,成績相當好。零售業例如珠寶、化妝品等的生意,有三至四成增長,酒吧業生意有四至五成增長,本港酒店入住率普遍達九成,證明香港仍然有不少過夜旅客。
十一黃金周提前部署
對於部分內地訪港旅客採用「特種兵」旅遊模式,不住酒店,引起熱議,他重申,香港要歡迎不同類型的旅客,香港的食肆等亦有不同檔次,因此不一定要局限於只接待高消費旅客。他認為,一些現時非高消費群的旅客,例如學生,如果他們對香港留下好印象,日後再次來港旅遊時,可能成為高消費旅客,他們亦可能會選擇來港升學,甚至畢業後留港工作,對香港的貢獻可以很大。他又以自己為例,當年學生時代到內地旅遊,也不會入住五星級酒店。
陳國基說,由他領導的節慶跨部門小組,提早檢視交通及景點安排,整體成效令人滿意,「舉例東壩,平時有專線小巴入去,單程20分鐘,平時客量不多,有四架小巴,五一黃金周安排了30架(小巴)。真的很多客人,但他們(旅客)不用等,可以很順暢出入。」他稱日後會考慮使用觀光電瓶車等不同方法接載遊客。至於5月2日入境高峰期,港鐵落馬洲站一度有大量乘客未能及時疏導,最後容許不用拍卡出閘,他認為安排恰當。
陳國基稱,政府會就十一黃金周提前部署。他說會與內地保持聯絡,適當時便利更多廣東省以外旅客來港。旅遊事務專員張馮泳萍昨日在一個電視節目表示,旅遊發展局計劃明年推出旅遊實時地圖,把不同景點的輪候時間納入地圖資訊,協助旅客分流不同時段到訪景點。
熱鬧氣氛「有錢都買不到」
旅遊業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昨日接受《大公報》訪問時強調,香港作為多元旅遊城市,不應存在「窮遊」或「富遊」的差別,應讓想購物的旅客找到心頭好,喜歡深度遊的旅客找到自己滿意的一幀照片。他說自己年輕時出外旅遊,因經濟能力有限,入住酒店或消費都屬低水平,但對留有好印象的地方,如今他再去旅遊時,會選擇較好的酒店和較高的消費體驗。
他認為,五一假期香港各項旅遊零售數字有上升,證明丁財兩旺,「來香港買一支水,都是帶動了商戶、物流運輸及製造商的生意,不容小看的。」不同類型的旅客來港旅遊,就已為香港聚集人氣,人頭湧湧的熱鬧氣氛「是有錢都買不到」。
批發及零售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輝說,「一些年輕人來港,在快餐店小休一番,也能熱議?誰沒有年輕過?誰剛出社會就大富大貴呢?」他認為,香港作為旅遊之都,最重要是為旅客留下深刻的好印象,吸引他們將來有成之時,再來港尋找過往嚮往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