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躍躍欲試/1700企蜂擁而入 多數炒概念

時間:2019-09-23 04:23:44來源:大公報

  圖:OmniPork目前主要以生絞肉形式出現

  創業者躍躍欲試,資本方則暗暗布局。記者從企查查了解到,目前內地有關人造肉的公司已超過1700家,然而,絕大多數公司並不具備人造肉的生產能力,很多僅停留在概念階段,導致許多創投機構仍在觀望。「行業很熱鬧,但真正有價值的公司沒有幾家。」一位研究人造肉賽道的投資人表示,他調研了很久,看了不少創業公司,但還沒有出手。

  事實上,目前中國做類似植物肉業務的僅有三家企業,包括深圳齊善食品、江蘇鴻昶食品和寧波素蓮食品。2018年,上述三家企業的營收分別為3億元、6000萬元和3000萬元,而Beyond Meat同期的營收為8790萬美元(約6億元人民幣),大於三家企業之和。

  問題並不存在於口感的差異。江蘇鴻昶食品的官網介紹稱,他們的製造原理是將大豆分離蛋白精製成高蛋白性植物塊後,再按所需口味、用天然調劑進行調氣、調色和調味,最終製成植物肉產品,與國外的人造肉廠家如出一轍。

  「核心問題在於人造肉不符合國人的飲食習慣。」該投資人分析道,中國豬肉製品消費市場70%都是熱鮮肉和冷凍肉,其中包括了各種蹄、爪、蹄筋、內臟等一系列構成複雜的肉類。「而人造肉主要包括肉排、香腸、肉丸等冷鮮肉,中國消費者的接受度較低。」

  「目前中國市場仍處於萌芽階段,培養消費者習慣將是我們的第一步。」楊大偉說,他希望將香港的成功經驗複製到內地,也去和企業、學校、機構等合作,倡導「每周一食素」,宣傳綠色生活方式。「無論後期是與盒馬合作,還是開我們自己的線下店,都會為餐飲區留出最大的位置,讓消費者可以現場試吃,體驗先行。」

  此前,國務院印發的《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指出,到2030年,全國居民膳食中要減少50%的動物蛋白攝入量。據此,楊大偉指出:「從行業視角看,隨着人們健康意識的逐步提升,肉類替代品將成為新的增長領域,僅中國的市場規模預計就可達60億美元,提早布局十分有必要。」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