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今年首季銅鑼灣主要購物街道的吉舖數量減至133間,空置率為12.4%。右圖:鋑聯控股行政總裁(工商舖)盧展豪(左)及美聯旺舖董事梁國文公布本港復常後的街舖空置調查報告。
本港經濟於通關後步向復常,商戶重拾擴充意欲。美聯工商舖表示,今年首季四大核心區吉舖錄746間,空置率10%,比半年前減少99間或1.2個百分點,主要是受到飲食業積極擴張帶動,該行業半年內增加了54間。該行預期,四核心區空置率將跌至8.5%至9.5%,目前舖租已較去年反彈8至10%,料今年全年租金上升20至25%。/大公報記者 林惠芳
鋑聯控股行政總裁(工商舖)盧展豪表示,截至今年首季,銅鑼灣、中環、尖沙咀及旺角四大核心區的街舖空置率全線下跌,其中旺角空置率最低,僅6.5%,較去年第3季減少0.9個百分點,期內吉舖數量由259間減至225間。尖沙咀、銅鑼灣及中環的空置率分別為16%、12.4%及10.4%,較半年前回落1.2至2個百分點,吉舖數量分別有239間、133間及149間。
盧展豪指出,元朗街舖空置率逆市上升,由去年第3季的4.3%,微升至首季的5%,吉舖數量有131間。他解釋,區內有新型商場落成,吸納了部分商戶,令街舖空置率略為回升。
上水首納入報告 空置率6.4%
該行首度把上水區納入統計報告範圍,該區首季街舖空置率為6.4%,有52間吉舖,由於上水鄰近內地,加上租金相較市區低廉,吸引部分主攻內地旅客的商戶進駐,所以區內奢侈品、服裝、化妝品及藥妝等旅遊相關行業的商戶比例達到20%,數字比元朗區的9.7%及四大核心區的17.4%為高。
經濟回穩,加上訪港旅客數字於通關後大幅增長,餐飲行業早着先機,率先擴充迎復甦。報告顯示,截至今年首季,四大核心區共錄2021間餐館,對比去年第3季增加54間。而隨着社會復常,民生消費行業近半年平穩上升,表現較旅遊相關行業優勝,在四大核心區,寵物店、花店、美容及理髮店數量均錄增長,但奢侈品及藥妝商戶均較半年前錄輕微萎縮,該行認為3年疫情令環球經濟元氣大傷,奢侈品牌暫時仍抱觀望態度。
展望後市,美聯旺舖董事梁國文指出,特區政府積極推動本港旅遊業,加上消費券效應,料餐飲及必需品相關行業將繼續成為街舖租賃主力,預測今年第3季四核心區街舖空置率跌至8.5%至9.5%水平。
奢侈品及藥妝店輕微萎縮
舖位租金及售價方面,梁表示,目前四大核心區舖租較去年反彈約8至10%。隨着通關後零售銷售數字回升,商戶生意增長,市場上的吉舖將逐漸被消化,加上消費券等措施刺激,今年全年核心區及民生區租賃表現預料分別有望上升20%至25%及15%至20%。
是次統計涵蓋241條街道共10909間街舖(四核心區佔7485間;元朗佔2616間;上水佔808間),數據反映特區政府將所有防疫措施鬆綁及內地與香港全面通關後的舖市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