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股海一粟/監管層重視基本面 A股延續慢牛\谷運通

時間:2025-09-24 05:02:01來源:大公报

  美聯儲上周四宣布減息後,美元不跌反升,而中國人行未有跟進,令中資股回吐壓力增加,恒指從上周高位回落近千點,個股更是跌多升少,大市似乎已進入調整期。周一人行行長在發布會上開宗明義表明,不講短期政策,令市場更加相信監管層滿意現時市場表現,無意採取進一步的政策刺激。不過,監管層亦向市場發出三大明確政策方向:重視科技股佔比增加、重視上市公司派息率增加和市場波動性減少。簡單而言,國家要股市穩,要慢牛,要為科技發展服務,要保護普通投資者,不要股市的暴漲暴跌。

  按照官方的統計,目前A股科技板塊市值佔比超過四分之一,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業從「十三五」末的18家,提升至當前的24家,並已高於銀行、房地產行業的市值佔比。其次,上市公司發「紅包」更「大方」,「十四五」期間上市公司通過分紅、回購10.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比「十三五」增長超8成。其中各類中長期資金,已持有A股流通市值約21.4萬億元,較「十三五」末增長32%。此外,證監會亦特別重視市場的波動性,在「十四五」期間,上證綜指年化波動率15.9%,較「十三五」下降了2.8個百分點。據說為了預防市場情緒高燒不退,國家隊在保險股、券商股掛出巨額賣單,其用意也是為了降低股市波動率。

  對於人行未跟隨減息,市場其實有一定程度上的預期。大摩認為,中國貨幣政策正在「去美元化」,不再簡單跟隨美聯儲節奏。目前中國決策部門更關注內需疲軟、房地產下行、地方債務壓力等結構性問題,而非外部利率變化。因此中國不會同步降息,而是會採取定向寬鬆加財政發力的組合拳政策,重點解決國內問題(地方債與房地產)。

  關注醫藥及科技股

  按照大摩對中資股慢牛的預判,對於中國經濟與投資主線,在未來的5年,中國將進入「改革深水區」,財政發力加結構性改革是主線。短期(2024-2025):政策托底,關注高股息+超跌反彈;中期(2025-2026):盈利觸底,關注醫藥、科技、消費龍頭;長期(2026-2030):改革紅利釋放,關注創新藥、AI、社保受益股。從全球配置角度看,港股優於A股,MSCI中國指數具備長期配置價值。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