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7月創新高後開啟整固模式,而A股回勇似有接力之勢。7月數據顯示,A股創業板指數單月漲超過8%,滬深兩市的日成交額也多次增至1.5萬億人民幣。中資股全面回勇,從最基本情形看,至少有兩點:一是中國經濟已見底,各種政策的加持,不斷抬升上市公司估值;二是弱美元的趨勢成形,市場流動性大幅改善。展望年內剩下時間,在中國反內捲和美聯儲開啟減息周期之後,中資股的牛市料繼續蔓延。
昨日港股雖然上升,但行業、個股分化嚴重,芯片股表現較為強勁,兩家龍頭股有5%的漲幅。A股方面,國產芯片龍頭寒武紀(688256)更是直接漲停(20%)。芯片股的暴漲,得益於兩個消息。一是華為正式發布AI推理創新技術UCM(推理記憶數據管理器)。據說該項新技術能夠顯著降低國產AI發展對海外先進HBM芯片的依賴,有望曲線繞過美國的制裁。
有望本月中下旬發布
二是市場期待已久的DeepSeek R2,有望在8月中下旬發布。說起DeepSeek R2的推出時間,可謂是一波三折。最早的說法是5月發布,但因技術進度和芯片限制被推遲。到了6月、7月,也傳過即將發布,但都無疾而終。DeepSeek R2遲遲只聞樓梯響的原因可能有不少,市場猜測芯片供應不足是主因。這次再度傳出R2發布的消息,可信度應該較高,主要是芯片供應問題的解決。R2的芯片是以輝達的H20為基礎,隨着美國解除了對H20的出口禁令後,中國有望在8月中旬拿到產品,故此R2本月正式發布就水到渠成了。
另一方面,DeepSeek再不推出新模型,將面對客戶流失問題。在目前的AI開源大模型市場,DeepSeek的國產對手已在近幾個月陸續推出更先進的產品,並搶佔大量的市場份額。根據8月份的大模型排名,阿里Qwen3、Kimi-K2的得分,均已超過DeepSeek R1。所以說,R2如果再不發布的話,影響力會愈來愈下降。
回顧中資股今年以來的表現,其轉折點來自DeepSeek R1的橫空出世,隨着R2的面世,若技術更上一層樓,說不定也會再次推動中資AI板塊、恒生科指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