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財經縱橫/華為破解卡脖子 折射中國科技創新\凌 昆

時間:2025-07-11 05:01:55來源:大公报

  上月華為老總任正非接受訪問時,透露了一些中國信息及電子科技發展的最新狀況,信息令人鼓舞。任總主要觀點是中國芯片製作雖仍落後最先進水平一代,仍受美國打壓,但對此毋須擔心:因已找到解決方法。具體途徑有三:以數學補物理、非摩爾補摩爾、群算代單芯,所得效果不低於使用最先進芯片者。任總又指出中國發展信息科技有兩大優勢:充足電力和發達的信息網絡。

  任總之言信息量很豐富,有許多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地方。首先是「任三招」破「卡脖子」,包括了以算法代芯片,以封裝及碎芯片代芯片等。DeepSeek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其他還有很多此類突破。這些例子顯示了幾點:(一)科技發展非只一條路,美國打壓迫出新路,長遠反有助中國及世界科技發展。(二)少用最先進芯片或可降成本增效率,更有利於普及新技術及商品化、產業化。(三)在非摩爾發展外還有後摩爾發展,乃再上一層次及「新道超車」之路。各國已有不少研究,包括開發非矽及2D物料等。中國亦有許多成果,當局應組織戰略小組聯合攻關。還應探討是否繼續跟隨外面發展7納米以下更精細的芯片製作及EUV光刻機,以免被後摩爾技術取代收不回投資。此乃科技界及產業界須合力研究的議題。

  其次是任總指出的兩大優勢乃直接及特殊性優勢,其他還有許多配套性普通性優勢。電力優勢尤為明顯,在美國因電力發展滯後,AI企業均準備自建小型核電站,但這樣做卻面臨兩大難題。一是小核電技術未成熟,曾有過一個試驗站已被放棄。二是單位電力成本高,影響企業效益。中國優化算法的技術開發路徑還可助降低耗電,更添效益。

  政策到位 中國「網絡+」展實力

  中國網絡平台更是聞名國際,市場大、競爭多、創新快。其他配套性效益包括需求大(產業及個人市場規模大且多樣化),人才供給足,社會對創新產品興趣高,政府支持政策到位等。因此中國在許多「網絡+」及「AI+」技術領域均已開始展示實力。

  在訪問中,任總提出的另一個觀點卻值得商榷。他認為AI乃最後一次技術革命,但事實是人類對自然界的認知無窮無盡,在新的認知基礎上必有新的技術發展,認知的突破必帶來新技術革命。新的認知每帶來新的問題需要新的技術。例如再生AI大模型已出現待理解及解決的問題(如AI「幻象」等)。目前人類已知道有很多未知的東西,如第五種力、量子效應,暗物質,又如地球深處及深海、月球、大氣層、洋流以至人體本身特別是人腦,都有很多的未知。在技術層面亦有很多領域待突破,如新材料新能源、量子計算、腦機對接、基因編輯、原子操控等等,新的突破及革命將不斷出現,中國宜及早把握先機。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