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昨日最火爆的是穩定幣板塊,一家市值不到6億港元的細價公司,公布與另一家擬從事穩定幣發行的公司合作,刺激股價大升5.3倍。有同行戲稱,這是牛市之中的動物精神重現,炒家苦秦久已。不過,穩定幣條例尚未正式實施,監管機構已表明,只有個位數的申請公司有機會獲得發行牌照,而且每家獲得牌照的公司,都必須有其獨特性。故此,應謹慎挑選穩定幣概念股,避免成為接盤俠。
大企首批獲牌照機會高
現時擬申請香港穩定幣牌照的公司眾多,除了已經官方宣布的螞蟻金融、京東、渣打、圓幣,還有40多家企業準備提交申請。而且仍有不少公司有申請意向,正處於諮詢或準備材料階段。可以預期,到8月1日穩定幣條例正式實施,申請者可能不乏內地最大金融機構和互聯網公司,至於有意申請的小型企業,如果沒有在數字資產領域的核心競爭力,相信獲得牌照的希望渺茫。
與穩定幣發行牌照相比,虛擬資產交易所的競爭優勢較為明顯。本港目前已實際開展的合規加密交易所,具規模的只有兩家:一家上市一家非上市,兩家去年交易額達到7000億元。加上近期在美市Circle上市熱潮及本港政策層面不斷發酵下,成交額更是激增。接下來無論是穩定幣發行使用,還是資產代幣化,這兩家交易所都是參與方,從行業趨勢來看,虛擬資產交易所的價值會不斷壯大,具備投資價值。
有同行計數,美國市場的穩定幣發行量約2萬億美元,亞太地區大概在1000億美元,若按這個比例估值,本港上市的虛擬資產交易所有望達到400億元的估值。此外,香港另一個潛在的穩定幣市場:離岸人民幣,一旦獲政策加持,這些交易所定會生意滾滾來。畢竟本港的離岸人民幣規模,已達萬億,而且增量不上限。
除了交易所,擁有跨境支付牌照的公司亦有望受益,因穩定幣可以大幅降低跨境支付的成本。擁有這些業務的公司以電商巨頭為最。不過,從風控的角度看,參與這波穩定幣行情的,一定要注意節奏。以北水反映「預期的預期」的輪動風格,這一波行情大概可以延到8月1號穩定幣立法生效。
要警惕的是,穩定幣屬於金融創新,一旦真的開始實施,各種監管風險也會增加。現時正處在各路資金各顯神通的友好環境,風險不大。等到下月1日,相信就知道誰在裸泳了,個股將進入分化,擁有真正競爭力的公司才是強者恒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