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內銀上月放貸3.89萬億超預期

時間:2023-04-12 04:24:34來源:大公报

  圖:首季金融數據表現

  實體經濟需求加速修復,帶動中國金融數據再超預期。內地3月人民幣貸款及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均創同期新高,其中,前者達3.8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後者增5.38萬億元,分別較去年同期多增23.87%、15.15%。分析稱,實體需求繼續修復、銀行系統季末信貸沖量、地方政府穩經濟政策持續發力等,是新增信貸同比多增並超預期的主因,鑒於金融數據往往領先於經濟增長,二季度中國經濟恢復斜率將更樂觀。/大公報記者 倪巍晨

  今年首季度,人民幣貸款、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分別為10.6萬億、14.53萬億元,已分別達到去年全年數據的49.7%、45.4%。

  一季度人民幣貸款方面,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1.71萬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8.99萬億元,票據融資減少9803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791億元。

  從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看,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0.7萬億元,同比多增2.36萬億元,佔同期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的73.6%,同比高4.5個百分點。一季度委託貸款增加681億元,同比多增221億元;信託貸款、企業債券淨融資及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均同比錄得減少。

  商品房銷售與居民消費改善

  植信投資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運金認為,3月金融數據的優於預期,呈現出居民與實體企業較強勁的需求恢復節奏,表明穩增長政策已獲得顯著效果,而上月末的全面降準也進一步紓緩了銀行系統的資金與成本壓力。

  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表示,3月新增信貸同比增量中,居民信貸需求貢獻佔比約64%,這與商品房銷售和居民消費的邊際升溫有關。當月企業新增中長期信貸超2萬億元,已連續八個月同比改善,企業短貸亦創新高。

  趙偉補充說,得益於信貸的支撐,信貸社會融資規模也超預期,信貸貢獻了社會融資同比增量的99.6%以上。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提醒說,上月實體經濟需求繼續修復,地方政府穩經濟政策也持續發力,加之季末銀行信貸的沖量,多數銀行的實際信貸投放可能均超月初計劃,這令3月新增信貸規模在去年同期高基數基礎上維持同比多增。

  溫彬並指,企業信貸,特別是中長期信貸仍是當前新增信貸的主要拉動力量,且在房地產銷售回暖、消費場景和需求恢復背景下,居民信貸需求築底企穩。

  展望未來,中金公司宏觀首席分析師張文朗提醒說,當前貨幣和信貸投放大幅擴張,房地產銷售趨於回暖,企業經營和居民就業狀況也逐步改善,未來中國經濟將進一步恢復。他相信,今年貨幣政策強調的是「可持續支持」,債務問題、資產價格問題是未來的主要觀察點。

  預期流動性保持充裕

  王運金坦言,一季度金融數據的明顯擴張,預示中國經濟需求恢復較好,預計穩健貨幣政策將繼續保持流動性的合理充裕,同時維持較低的市場利率水平,保持信貸投放合理節奏,加快拓寬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堅持「擴信用」的政策操作方向。

  趙偉重申,在宏觀政策效果逐步顯現、中國經濟內生動能進一步修復等環境中,信用修復或將延續,建議關注未來信貸投放的節奏,預計在政策「精準有力」背景下,資金或重點流向基建、製造業等領域。

  趙偉並指,考慮到政策的靠前發力,以及疫後經濟活動的加速修復,對中國經濟可以樂觀些。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