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主樓布陣/本季新盤成交料創六年高\布少明

時間:2025-05-17 05:02:07來源:大公报

  過去一周環球經濟最大亮點,是中美之間貿戰談判取得重大進展,兩國協商大幅削減及暫緩相互關稅,並達成90日的「休戰」協議,相關消息在全球財金市場引發激烈回響。於本港而言,這一利好消息與中央政府近期「放水」提振兩地市場,以及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急劇回落相輔相成,為樓市及股市注入新動能,對新盤市場的刺激作用更是可見一斑。

  隨着貿易緊張局勢緩解,一手交投明顯轉活。如西沙熱爆新盤連續四輪開售均火速售罄,當中不乏大手客踴躍支持,發展商更即時加推新一輪385伙單位應市。新盤熱潮,彰顯樓市持續轉好。美聯研究中心綜合《一手住宅物業銷售資訊網》資料及市場資料,今年截至5月13日止,一手成交量錄約6277宗,雖然較去年同期7420宗,按年下跌約15%,但仍是過去6年同期第二高水平。

  港匯走強 H按急跌

  其實今次「貿易戰2.0」對樓市影響相對有限,一方面由於內地及香港早已就貿戰爭端做好心理及經濟準備,減輕衝擊。另一方面,當前香港樓市指標與「貿易戰1.0」時期相比已顯著改善。現時無論本港銀行存款、租金水平及細單位租金回報率等,均較「貿易戰1.0」有所提升。此外,香港特區政府去年已全面撤辣,消除買家入市重要的顧慮,為市場持續向好奠定基礎。

  更令人振奮的是,港元近期表現強勢,吸引外資流入,帶動與樓按掛鈎的一個月HIBOR急速回落,日前更一度跌至約1.33厘,遠低於上月底高位約4.1厘。這不僅減輕供樓人士的負擔,結合租金持續上升帶來的回報率提升,正進一步刺激買家入市,為樓市帶來多重正面效應。

  雖然樓市短期前景漸趨向好,但一手貨尾量高企仍是影響樓市中長期走勢的關鍵因素。近年政府減少賣地,預計未來三至四年一手私宅供應將呈下降趨勢。根據房屋局公布最新資料,未來3至4年一手供應(包括已批出土地可隨時動工(熟地)、已落成未售出單位數目(現樓貨尾)、建築中未售出單位數目)於今年首季合共錄得約10.5萬個單位,連跌四季並創七個季度新低,最新數量較去年一季度紀錄高位11.2萬伙減少約7000伙,估計隨着本財年潛在土地供應創有紀錄的15年低位,而且預期發展商實際吸納土地會跟隨減少。在此情況下,土地供應將逐步回落,支撐樓市表現。

  展望二季度,在「貿易戰2.0」陰霾未散下,預期樓市大致靠穩,「供平過租」促使更多租客「租轉買」及投資者入市下,一手成交料按季升約13.7%,錄得約5000宗水平,創6年新高;二手成交則估計有望錄約1.1萬宗,按季升約6.2%,達一年高位。至於租金及樓價走勢方面,受惠租務旺季來臨,以及人才及留學生持續來港利好租務市場,料二季度租金升約3%,而樓價則輕微回調,延續「租升價跌」的情況。

  (作者為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