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生死攸關/旱災農作物失收 糧食危機加劇

時間:2023-12-20 04:03:33來源:大公报

  圖:未來5年,極端天氣將會頻繁出現,食物和食水勢必大減。圖為肯亞今年遭遇水災。

  旱災、熱浪等極端天氣近年頻繁,世界資源學院去年一項調查發現,全球平均升溫攝氏1.5度,全球喪失價值630億美元的農作物,若升2度甚至3度,損失將達到800億及1280億美元。聯合國警告,2030年之前,全球暖化很大機會突破攝氏1.5度的門檻。人類步入生死攸關的時刻,至少目前全球已有8個國家出現糧食極度危機。

  2015年,各國簽下《巴黎協定》,同意將暖化控制升溫攝氏2度以下,攝氏1.5度成了減碳進程的重要門檻。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IPCC)最近發表報告警告,必須阻止氣候變化造成的災難,現在時間無多了。

  歐洲大豆玉米產量跌一成

  氣候變化帶來旱災、水災、極端炎熱,嚴重影響農作物的品質和產量。惠譽早前在一份報告中指出,極端天氣對新興市場農作物的摧毀,更甚於發達國家,但是有跡象顯示,歐美農產近年因天氣因素的損失,日益增加。歐盟國家去年冬季遭逢旱災,玉米收成大跌8.6%,大豆減少9.6%。極端天氣令河流湖泊乾涸、泥土變乾硬,火災危險激增,農產品大幅減少,而且深深傷害弱勢社群。去年,美國農業受極端天氣打擊,損失215億美元,而買了保險的農夫只有半數。極端天氣日益頻密,過去20年,美國聯邦政府賠償農夫的金額增加了5倍。

  新興市場方面,尤其亞洲地區受到的影響更大,惠譽指出,例如盛產小麥的印度,由於氣候變化造成電力中斷,農產品量大幅削減。俄羅斯基建設施落後,當遇上極端天氣,農業生產首當其衝。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