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一股致富系列②/巴郡轉型半世紀 一股148元變326萬

時間:2022-07-18 04:24:24來源:大公报

  圖:巴菲特投資了得,持股回報大幅跑贏大市,因而有股神及奧馬哈先知的美譽。

  股神巴菲特一直奉行價值投資法,在市場尋找優質股並長期持有,如可口可樂及蘋果公司便是經典例子,因而其投資旗艦巴郡(Berkshire Hathaway)股價愈升愈高。巴菲特1965年擔任巴郡行政總裁,如投資者當時買入一股巴郡,成本僅19美元(約148港元),57年來巴郡從未拆細及派息,至今已升至驚人的418349美元(約326萬港元),累積飆高2.2萬倍,升幅傲視投資市場,一股已足夠買入香港納米單位。\大公報記者 李耀華、陳少文

  巴郡由1965年至2021年期間,每股賬面值的複合年增長率高達18.7%,遠遠跑贏標普500指數同期回報的10.5%,可見股神眼光準繩獨到,投資者與其在市場尋覓優質股,買入巴郡更直截了當。

  巴郡又譯作波克夏.哈薩威,原是一家紡織企業,在1955年由波克夏精紡與同業哈薩威合併組成。巴菲特早於1962年買入巴郡股份,其後他意識到美國紡織業衰落,該公司的財務狀況也沒有改善。1964年,巴郡擁有人口頭上提出收購巴菲特的持股,每股11.5美元,巴菲特當時同意,但數周後收到的書面提購,每股出價僅11.375美元,這令巴菲特非常不滿,感覺被騙,決定不賣股之外,更反客為主,購入整家公司的其餘股份。

  買入保險公司 流動現金助併購

  巴菲特在1965年已擁有價值1400萬美元的巴郡股份,掌握控制權及擔任行政總裁。接掌初期,巴郡核心的紡織業務仍然維持,至1967年已擴展至保險業和其他投資,如買入National Indemnity Company(NICO),在1970年底購入政府僱員保險公司(GEICO)的股權,成為巴郡的核心保險業務,至於紡織業務於1985年結束。

  巴菲特接掌巴郡的首10年,業績並不如意,每年實際利潤增長僅2%。股價方面,除了有兩年勁升七成之外,其餘最佳的升幅只有13%,有5年更下跌。

  其後,巴菲特利用從保險業務取得的流動現金,在七十至八十年代收購多個產業,包括糖果、天然氣和公用事業等。

  同時,股神的最佳拍檔芒格(Charlie Munger)在七十年代加盟巴郡,兩人並肩作戰,專注投資穩定和長期增長的公司,避開華爾街投行熱炒的股份,令巴郡盈利和股價錄得顯著改善。

  巴郡業務種類繁多,所持的藍籌股都錄得可觀收益,現金流不斷增加,至於業務增長主要靠併購。截至今年6月,巴郡坐擁1063億美元現金,豐厚的資本令對外收購更得心應手。

  這些成就完全在巴郡的股價上反映出來,屢破重要關位,由1965年巴菲特任行政總裁時的19美元,在1992年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在2006年衝上10萬美元,2014年達到20萬美元,2018年首次觸及30萬美元,2021年見40萬美元,今年3月28日更創歷史新高的53.918萬美元,升勢如坐火箭。

  B股無投票權 入場費約2200元

  巴郡股價雖然升至天文數字,但股神堅持不把股價拆細以遷就投資者,亦從未派發股息。巴菲特相信,股東的資金放在他手上作投資,賺取的回報比收到的股息更高。巴菲特在1995年的股東大會中道出因由,巴郡股價不拆細,這可以吸引以長線投資為目標的股東。

  不過,巴郡股價實在太高,不利股東賣股套現部分資金或贈送股票,巴菲特終在1996年聽從意見,發行另一個類別的巴郡股票,稱為B股,一股A股可換30股B股,A股股東可把股票轉換至B股,以便套現,但B股股東不能轉換至A股,也沒有投票權,亦即「同股不同權」。2010年,巴郡以發行新股方式入股一家公司,把B股再度拆細,這次為一拆50。兩次分拆後,一股巴郡A股等於1500股巴郡B股。B股最新股價僅278.48美元(約2172港元),較A股的418349美元(約326萬港元)門檻低得多,一般散戶也能輕鬆入場,享受巴郡的升浪。

  不過,巴菲特與拍檔芒格已年逾九十,誰人接掌巴郡一直受外界關注。一般相信,繼承者會延續股神的投資風格及理念,延續巴郡的經營神話。投資者可能未有足夠資金買入一股巴郡A股,但肯定能夠買入巴郡B股,哪怕持有半世紀後,股價升值逾萬倍,一股致富。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