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公布,深圳實施綜合改革試點一年多來,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成效顯着。深圳人民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階段,深圳將持續優化轄內數字人民幣受理環境,逐步構建更加完善的數字人民幣生態體系。
其中,由深圳人民銀行牽頭的「開展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業務試點」「支持開展數字人民幣內部封閉試點測試,推動數字人民幣的研發應用和國際合作」「支持深圳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方面先行先試」等事項已落地,並持續深化中。近日,在深圳市專門為推進深圳綜合改革試點設立的市級表彰項目——「深圳綜合改革試點突出貢獻獎」名單中,深圳人民銀行名列其中。
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業務便利跨境資金統籌
2021年3月,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在深圳、北京開展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業務首批試點,進一步便利跨國公司企業集團跨境資金統籌使用。傳音控股、創維集團等5家深圳優質跨國公司成為首批試點對象。截至2022年5月末,5家試點企業集團業務量達297.9億美元。
記者 毛麗娟 攝
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業務試點政策進一步便利了跨國公司企業集團內部資金的結匯、劃轉和使用,有利於降低集團內部資金調配成本;實現一定額度內意願購匯,便於跨國企業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和需求,更靈活地規避匯率風險、降低匯兌成本。
試點落地以來,助力企業實現「兩增兩減一打通」,即「增加財務收入、增加業務規模、減少稅費、減少人工,打通意願購匯途徑」,切實為企業增收減負。在優化營商環境,提高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水平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受到市場熱烈歡迎。
傳音控股財務負責人肖永輝表示,傳音控股在境內外公司間存在大量的跨境本外幣資金調撥,試點開展之前傳音控股在深圳、重慶、上海等子公司的跨境業務需分別在各地銀行辦理,導致業務耗時長,效率低。上線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後,在額度內可根據企業需要隨時進行資金調撥,批複內的子公司業務均通過資金池進行集中結算,結算效率明顯提升,同時,有效降低人力成本。此外,試點無需通過委託貸款模式,企業每年可降低大筆財務成本。目前,傳音控股已基本實現了全球主要地區的資金歸集,跨境資金調撥速度從以往的按天計算變成了按分鐘計算,從境外收款到歸集調撥至境內,僅需10分鐘即可到賬。
另一家試點企業創維集團也受益於試點政策。創維財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鄢紅波稱,創維集團已有超過70%的成員單位加入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資金池集中收付功能承載了創維集團95%以上的跨境結算業務。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業務試點提高了集團資金周轉效率,增加了外債、境外放款額度。創維集團通過政策和賬戶整合升級,精簡賬戶數量,實現了集團跨境本外幣資金一體化管理,大大提升了企業國際化運營能力。
記者 毛麗娟 攝
國家外匯管理局資本項目管理司前司長葉海生表示,深圳自2012年以來一直是跨國公司外匯管理改革的先行試驗區,是跨國公司總部聚集地,企業和銀行都具備豐富的跨境資金池業務經驗。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首批選擇了深圳作為試點,也是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的總體部署,是支持深圳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有益探索。
數字人民幣生態體系示範效應顯着
2020年10月,隨着深圳羅湖5萬個數字人民幣紅包「搖號抽籤」的消息傳出,數字人民幣首次揭開了神秘的面紗。結合疫情防控常態化期間的促消費政策,深圳市人民政府聯合中國人民銀行開展了國內首次數字人民幣外部可控試點活動——「禮享羅湖數字人民幣紅包」,5萬個紅包,每個200元,通過「搖號抽籤」方式惠及民眾。這是數字人民幣第一次正式走進公眾視野,此後「紅包模式」在其他試點城市得到迅速推廣,深圳也陸續開展了「福田有禮數字人民幣紅包」「龍華區數字人民幣春節留深紅包」「羅湖區數字人民幣春之禮」等大型促銷活動。兩年多來,深圳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始終堅持以滿足國內零售支付需求為目標,圍繞人民群眾的多樣化支付需求,不斷擴大試點規模,持續探索與應用場景的深度融合,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消費群體和應用場景的數字人民幣生態體系。
深圳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得到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在公積金繳納、稅款繳納、非稅繳費等領域的應用穩步推進。同時,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期間,深圳充分發揮數字人民幣「支付即結算」的特性,探索使用數字人民幣向小微企業發放政府專項資金,提高了資金周轉效率,深圳各有關部門累計向2422家小微企業發放數字人民幣專項資金6.16億元。此外,為應對新冠疫情進一步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2022年4月以來,深圳先後開展了「樂購深圳」「美好福田」等多輪數字人民幣紅包活動,並啟動使用數字人民幣發放購車補貼,全力支持線下消費復蘇。
2022年5月,深圳落地數字人民幣預付式消費平台,並首選教培行業進行試點,利用數字人民幣智能化優勢,實現預收費資金的智能化監管,保障了消費者合法權益,助力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深圳人民銀行鼓勵轄內金融機構積極開展金融創新,大力拓展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深圳轄內多家銀行通過數字人民幣紅包、防疫險贈送、消費立減等方式便民惠民,受到廣大深圳市民歡迎。金融機構還致力於以數字人民幣的優勢解決市場的痛點、難點問題,農行數字人民幣創新實驗室(深圳)相關負責人表示,2022年5月,農行深圳分行與國內供應鏈行業的龍頭企業聯易融合作,在業界首次實現數字人民幣在供應鏈領域的全流程應用,應用過程中數字人民幣助力企業降低財務管理成本、提升資金使用效率。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 董希淼表示,深圳市是全國改革開放的前沿,作為數字人民幣首批試點城市,深圳市在數字人民幣領域的積極探索,一方面落實了中央要求,為深圳打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創造了更好的貨幣金融環境,有利於助推深圳市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另一方面,也形成了數字人民幣試點應用的「深圳方案」,為全國數字人民幣試點應用積累了經驗,值得學習藉鑒。
記者 毛麗娟 攝
目前,深圳數字人民幣受理商戶基本覆蓋了生活服務、零售消費、餐飲服務、交通出行、教育醫療、智慧民生、政務服務等各領域。下一階段,深圳將持續優化轄內數字人民幣受理環境,逐步構建更加完善的數字人民幣生態體系。
「跨境理財通」開闢人民幣國際化新路徑
2021年9月10日,深圳人民銀行與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廣東銀保監局、深圳銀保監局、廣東證監局、深圳證監局聯合發布《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實施細則》。「跨境理財通」作為資本項下人民幣跨境使用的又一探索實踐,實現了個人投資業務的創新。在我國擴大金融雙向開放背景下,「跨境理財通」的推出為人民幣國際化開闢了新的路徑,對於打造粵港澳優質生活圈、推進大灣區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提升我國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提升我國金融市場雙向開放水平、助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2021年10月10日,《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實施細則》正式生效,深圳人民銀行聯合深圳銀保監局、深圳證監局指導轄內銀行開展業務試點報備工作,於10月18日通過官方網站公布了首批完成報備的「跨境理財通」試點銀行名單;10月19日首筆業務落地。
截至2022年5月末,深圳轄內共有24家銀行獲得試點資格,共開立「跨境理財通」相關賬戶11573個,辦理資金跨境匯劃金額合計3.74億元,雙方向投資產品交易額2.12億元,約佔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總量的三分之一。
中銀香港首席經濟學家鄂志寰認為,跨境理財通從微觀層面將進一步豐富現有投資渠道,方便三地居民進行跨境理財產品投資,平衡現有資產擺布;從宏觀層面則將持續促進粵港澳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推動區域經濟融合及區域金融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