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新聞追蹤\生豬業洗牌 現代化養殖成趨勢

時間:2020-01-20 04:24:26來源:大公報

  圖:張桂正是去年極少數未虧損的養殖戶

  非洲豬瘟爆發一年多來,內地生豬數量據估算已銳減一億頭左右,由此導致豬肉乃至相關食品價格飆漲。這場前所未有的疫情,在對國計民生造成巨大衝擊的同時,也進一步改變了中國的生豬產業結構。不計其數的散養戶因為血本無歸而黯然退場,同時也有不少實力雄厚的大企業趁機入場,生豬養殖的規模化、專業化進程加速。\大公報記者 賀鵬飛鹽城報道(文、圖)

  「周圍農戶散養的豬基本上死光了,一頭不剩。」鹽城市亭湖區開泰生態養殖場老闆張桂正對記者表示,去年7月左右,非洲豬瘟蔓延至鹽城及周邊地區,他的朋友圈裏哀聲一片,「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死亡幾百頭、上千頭的消息。」

  具備一定規模的養殖場尚且如此,散養戶更是慘不忍睹。張桂正指出,由於絕大多數散養戶缺乏專業的養豬知識,特別是防疫知識,因而極易受到感染。開泰養殖場附近一家採取「公司+農戶」模式的養殖場,旗下農戶之間交叉感染嚴重,生豬死亡殆盡。另外一家規模兩百多頭的小型養殖場,也由於防疫不太規範而染上疫情,目前只剩下幾十頭生豬存活。

  豬農復產意願不強

  安徽省的情況也大抵類似。該省養殖戶老楊表示,他所在的村莊及周邊地區有一兩百散養戶,養豬數量從一頭到數十頭不等,但是去年暑期爆發疫情後,所有散養戶養殖的生豬僅有三頭存活。去年老楊的養殖場共有五六百頭生豬和母豬,周邊養殖戶發生疫情後,他及時將母豬轉移到一個偏僻的養殖場進行隔離,並加強了消毒和防疫措施,最終成功躲過一劫,成為所在鄉鎮唯一沒有爆發疫情的養殖場。

  統計顯示,雖然在生豬供應數量上,內地規模養殖場戶和中小養殖場戶各佔一半,但從生豬養殖場數量來看,規模場戶佔比不到1%,中小養殖場戶佔比超過99%。而中小養殖場戶特別是散養戶大多養殖技術落後,管理水平和生產效率低下,對疫病的防控能力不足,因此在非洲豬瘟疫情中首當其衝。

  鹽城市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去年上半年該市生豬飼養戶數量驟減,養豬格局發生變化。無論是散養還是規模養殖,飼養戶數均比2018年同期明顯減少,其中散養戶減少了35%以上,規模養殖戶減少了25%以上。原先一兩頭的生豬散養戶大為減少,空欄戶增多;但規模養殖戶養殖規模擴大,全年出欄肥豬100頭以上的養殖戶明顯增加,呈現出「少養不如不養,養豬就要養多」的新格局。

  經過去年下半年新一輪非洲豬瘟的強勢「洗牌」後,鹽城市散養戶數量進一步減少。同時,由於不少散養戶血本無歸,既缺乏復產資金,也喪失復產信心,因而其復產願望遠不及規模養殖場戶強烈。

  「對於養殖戶來說,這次非洲豬瘟比以往任何疫情的打擊都要大得多。」鹽城市亭湖區養殖戶陳漢榮估計,目前當地至少80%的養殖戶沒有復產,很多養殖戶已經放棄復產的念頭,直接外出打工去了。

  智能系統全程管控

  此外,官方也在進一步推動養殖規模化程度。去年9月,國家發改委和農業農村部聯合發布通知,實施生豬規模化養殖場建設補助項目,各地政府也相繼出台相關措施。例如,揚州市已調整一般農用地6000畝,並設立5億元(人民幣,下同)的生豬產業發展基金,重點支持現代化大型生豬養殖場建設和產業鏈發展。

  「未來的養殖業將是一個資金密集、技術密集的產業。」全穩生技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張覺前斷言。全穩生技已投入4.5億美元資金,在江蘇省淮安市建成和在建的大規模養殖場多達5座,另外還有1座飼料廠和1座生技研發廠,預計到2021年可完成年產90萬頭生豬的一期布局。

  全穩生技的母公司台灣穩懋集團是全球最大的砷化鎵晶圓代工企業,產品在全球市場的佔有率高達70%。依託母公司的技術優勢,全穩生技自行研發了一套iFarmer智能農牧管理系統,對旗下養殖場進行智能化管理。全穩生技每一頭仔豬出生後36小時之內,養殖員都會為其打上RFID(無線射頻識別)耳標,並將仔豬來源、性別、出生時間等信息錄入iFarmer系統,系統會據此生成施打疫苗、斷奶、轉場、保育、育肥、出售等作業流程,實現生豬養殖全周期可控、可追溯。

  iFarmer系統根據豬隻生長情況進行精細化餵飼,並配合物聯網對養殖場環境進行自動控制,以及對環境信息進行智能採集和分析,由此加強疾病預防控制。通過運用這些先進技術,全穩生技的養豬效率得以大幅提高。

  例如,全穩漣水母豬保育場從2017年5月份開始導入iFarmer,一年後胎產合格數由導入前的10.26頭成長至11.49頭,胎斷奶仔數則由9.67頭成長至11.08頭,分別增加了11.9%和14.6%。每頭母豬每年可上市3000公斤豬肉(即120公斤的生豬25頭),遠遠超出普通養殖場平均1400公斤的水平。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