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張豪上海報道:在岸人民幣兌美元昨日曾下試7.1711的11年半新低,其後中國商務部講話表示雙方仍有可能達成共識,人民幣快速反彈近200點,帶動在岸日盤收盤實現「兩連升」,較上日升121個基點或0.17%,報7.1514。
人民幣中間價昨日微跌23個基點,報7.0858,交易員稱,這明顯傳遞監管層維穩決心。午後中國商務部發言人高峰表示,中美經貿團隊確實一直保持有效溝通,當前最重要的是為雙方繼續磋商創造必要條件。在岸人民幣匯價反彈,曾高見7.145元水平。
中美貿易摩擦不明朗仍是市場主要憂慮,但有機構認為,隨着全球債市收益率繼續下行,人民幣資產的絕對收益優勢和相對估值優勢均得到進一步鞏固,外資流入的趨勢不會發生變化,人民幣資產的需求支撐將越發牢固。
巴黎政治大學中國校友會經濟學博士盧之旺分析,短期內美元指數的震盪走強為人民幣貶值營造了外部氛圍。既然美元指數在短期內明顯走弱可能性不大,人民幣匯率結合貿易迷局對市場的衝擊呈震盪貶值走勢的可能性仍然明顯存在。但中期看,隨着美國經濟增長動力的衰減,美元走弱的可能仍明顯存在,隨着英國脫歐等風險事件的逐步紓解,美元指數整固震盪走弱的可能較大,這為人民幣匯率逐步企穩回探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時,中國管理層及時快速有效的釋放政策紅利,加大推出遍及全國的自由貿易區政策等,對經濟基本面整固恢復將有顯著作用,這將根本上對人民幣幣值產生較強支撐作用。
IMF駐華代表張龍梅也指出,雖然外部形勢導致匯率承壓,但外匯儲備仍然充足,沒有明顯干預跡象,人民幣匯率符合基本面。
國際支付排名降至第6
此外,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最新報告稱,7月人民幣國際支付排名下降一位至第六。當月人民幣國際支付份額從6月的1.99%下降至1.81%,創九個月新低。總體而言,人民幣支付價值相比6月上升0.33%,而同期其他所有支付貨幣的支付價值則大幅上升9.72%;若排除歐元區內的國際支付排名,人民幣在7月仍然保持第八位,份額為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