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中國經濟\粵發明專利估值240億 灣區佔95%

時間:2019-07-04 03:03:47來源:大公報

  「2018年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分別為154.2萬件和43.2萬件,均居世界第一。截至2018年底,中國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60.2萬件,僅次於美國、日本,居世界第三。」廣東省知識產權研究會副理事長袁有樓在《報告》發布會上表示,2018年廣東省發明專利授權量超過5.3萬件,約佔全國當年發明專利授權總量的12%。「龐大的發明專利資源蘊含了極其豐富的技術創新、市場競爭及經濟效益信息。當前,國際及國內知識產權貿易日益活躍,急需摸索和建立方便快捷的專利價值評價機制」。

  通用設備製造業估值最大

  《報告》以2018年廣東省發明專利作為估值樣本,並着重對估值樣本進行估值研究、根據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估值樣本專利總估值約為240億元,相當於當年廣東全省GDP的0.25%。

  其中,估值在50萬元以上的高價值專利總計6340件,佔比近12%;估值在10至50萬元的中價值專利數量近2.5萬件,佔比逾46%。

  助推金融服務 經濟添動力

  《報告》對超高質量、估值達250萬元以上的專利抽樣分析,發現該類專利主要分布在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作為廣東省重點發展的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這些行業授權專利數量在近幾年不斷攀升,目前廣東省在該領域專利估值最高。其中,通用設備製造產業的專利估值最大,達到約38億元,其次是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約32億元。

  《報告》還顯示,廣東有效專利數量和專利估值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區(見附表)。珠三角九市專利估值總和為229億元,佔廣東省估值樣本總和的95.4%,可見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集聚效益明顯。其中,深圳市的有效專利數量最多,總計2.131萬件,專利總估值最高,達76.02億元;其次是廣州市,有效專利數量為1.0797萬件,專利總估值達51.55億元。

  分析指,粵港澳大灣區珠三角九市專利估值龐大,以專利估值為基礎構建知識產權交易和應用體系,助推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證券化等金融服務,發揮金融的槓桿作用,幫助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必將對珠三角九市經濟快速發展產生十分積極的推動作用。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