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小鍾在茶餐廳吃晚飯,只見他在背囊中掏出一個盒子,內裏是餐具。
「你自備餐具?不覺得不方便嗎?」我指着他手上的筷子,問。
「最近有一些經歷,令我覺得公共餐具很不衛生。」小鍾還在袋中拿出水壺,喝了一口。很明顯,他不會喝放在面前的水。「上星期,我到酒樓吃飯,坐下來的時候,覺得左腳好像踢了一點東西,我把頭鑽進去望一望,原來是一隻筷子。我把筷子拾起來,交給部長,他一聲『唔該』,就把那隻不知放在地下多少時間、不知有多少人踏過上去,甚至不知有沒有小動物爬過的筷子,混在其他待洗的碗筷中。」
「那還是拿去洗啊。」
小鍾搖搖頭,說:「你試想想,那隻筷子特別骯髒的,用一般的方法洗,會洗得乾淨嗎?而且,心理上,你現在這把刀(他指着我正在切豬扒的刀)和叉(他指着我準備放進口中的叉),你知道它們不是待在地上被很多人踐踏過嗎?你知道它們沖洗時有用洗潔精嗎?什麼都不知道,你敢放進口中嗎?」我不禁在咬下那塊豬扒時,巧妙地不讓嘴唇接觸到那支叉。
「坦白說,木筷膠叉膠刀,用完即棄,最是衛生。但不環保嘛。我個人最不支持環保,要保護環境,乾脆把地球人都殺掉吧,人類只要在地球居住,就一定有耗損;正如你住進一間屋,三五七年批盪都可能會剝落,但你是故意剝落它嗎?不是嘛。但環保的行為就是要你先好好保護油漆,這是本末倒置。」說着,他用自己的刀叉切牛扒。
「話又不能這樣說。」我覺得他也太偏激了:「不浪費食水,不浪費能源,跟地球和睦共處,讓耗損減至最少,也是我們的責任啊。」
「你這個說法沒錯,不浪費。我支持不浪費的,比如刷牙的時候,不要讓水喉一直開着,家裏沒人就把所有電掣都關上,這些我都支持;但有些時候如果影響日常生活,就要好好考慮,比如現在常有人說用鋼鐵飲管代替膠飲管,就是一例。」
「這有什麼問題?」
「你字數夠了,明日再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