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伏牛山/行輩字\喬 苓

時間:2025-10-30 05:02:28來源:大公报

  常年在外再還鄉,很容易遇到「兒童相見不相識」的尷尬,但是問一問對面孩童的名字,大底能「算」出來自誰家,比如在筆者老家,有一司姓的字輩排行是「克紹振家聲,福慶永澤長」,知道名叫司家某,便知這必是鄰居司振某的兒侄輩。

  行輩字是以某「字」為輩分,同輩共用一個字取名,聞其名則知系屬某代。有名的《孔子世家譜》刊載了八十餘代孔氏世系的傳承,像「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是第六十六世至七十五世的行輩字,「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是第七十六世至八十五世的行輩字,孔子後代很容易知道自己屬於哪一世的傳人。清代文學家蒲松齡也曾為後代編製三十二個行輩字:「竹立一庭,尚國人英。文章先業,忠厚家聲。門多賢哲,代有公卿。慶延宗緒,萬葉長榮。」蒲松齡酷愛竹,廣植竹於庭院之中,因此以「竹」字當頭編排行輩字,製定了一張清楚的「血緣網絡圖」。

  作家范穩最新長篇小說《青雲梯》裏就有一個字輩排行的細節,主人公吳廉膺的家族字輩排行是「根深葉自茂,本立福攸綿;廉孝輝先烈,詩書啟俊賢;雅儒崇善慶,俊秀守純全;尚志公誠秉,惟懷敬宜存」,吳廉膺的父輩共用「綿」字:吳綿沛、吳綿淪、吳綿清、吳綿泓,最後一個字都帶「水」字旁,寄寓「水大魚多」,到了廉字輩,吳廉膺、吳廉庭、吳廉康、吳廉庚、吳廉慶、吳廉廬等兄弟的名字都帶「廣」字旁,寄寓「廣開財路」。這樣一串規整的名字,在以前可能也只有識字的詩書之家才想得出。

  設立行輩字,有避免「長幼不分、昭穆不辨、祖孫混淆」的作用。今天我們取名字已經很隨意,但仍諱用長輩的行輩字。在前幾年上映的一部電影《四海》裏,角色吳仁騰(諧音「無人疼」)是吳仁耀(諧音「無人要」)的父親,這樣取名字,雖增添喜劇效果也暗合故事情節,但卻成為了觀眾的槽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