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黃包車和豆汁\凡心

時間:2018-06-11 03:15:57來源:大公網

  南鑼鼓巷的繁忙時段,禁止機動車或人力車穿行。巷口和各胡同口都停着數輛黃包車,一百五到二百的開價。有人堅持只出八十,也成交了。人力黃包車是老北京一景,讓人想起了老舍筆下的駱駝祥子。如今黃包車不再靠人腿疾走了,變成了靠踩蹬帶動鏈子的三輪車。

  黃包車要從胡同的另一頭拐入,看完景點後原路退出,再進入另一條胡同。車夫兼做導遊,資料介紹詳細。有的車頭上掛着胡同裏各景點的相片,告訴遊客他是真懂這些胡同的。

  我在後圓恩寺胡同七號蔣介石行轅門口,剛好遇上了一位中年車夫拉着兩個外地女遊客。介紹親王兒子為名妓小紅寶一拋萬金建的這個大院時,車夫七情上臉,外加評論連帶國罵。北京人說話本來就溜,這一聽十足是單口相聲。

  南鑼鼓巷賣小吃飲料的小舖足夠多了,許多已沾上了洋味,有老北京特色的保留着糖葫蘆、炸醬麵、爆羊肚、山楂糕和瓷瓶酸牛奶等。後又有了點意外驚喜:一個居民小院門口,一扇門半開,擺了個小攤,寫着「豆汁」二字,這是我早就想嘗嘗卻始終未得的東西。

  真正的老北京不會沒喝過這種飲料,說「豆汁」二字還必帶「兒化」。我是從老舍的小說和梁實秋的散文裏知道它的。那是用綠豆湯發酵釀製的消暑飲料。或是發酵程度不好拿捏,容易引起肚瀉。據讀到的文字,似乎是基層老百姓才好這一口,「上等人」不怎麼碰它。再說它似乎從來就藏在胡同深處,在京前後近十年,所住的大學區和科研區,我沒見過賣的。

  五塊錢一杯的豆汁給了機會和擺攤的大媽聊了幾句。她家蓬門半開,人也閃縮。問起原因,她說「不讓賣」;建議她領個牌照,她又說「不好領」。隻言片語間也不好判定因由。巷子裏不少住家門口都有這種躲躲閃閃的小食攤,類似香港的「走鬼」。

  那杯豆汁微酸帶甘,涼涼的。烈日當空時喝下去,的確舒服。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