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李楚洳拼貼作品再現拍場

時間:2018-06-08 03:15:42來源:大公網

  圖:本港「九○後」藝術家李楚洳\大公報記者劉毅攝

  【大公報訊】記者劉毅報道:香港蘇富比今日舉辦「當代藝術專場:TURN IT UP」,其中拍賣本地「九○後」藝術家李楚洳的拼貼作品《柏金包》(估價為七萬至九萬港元),這是她的作品繼今年三月上拍佳士得「FIRST OPEN」後,再次現身本地拍場。此次拍賣前夕,大公報記者走訪李楚洳位於尖沙咀的工作室,與她一敘近期創作理念及風格轉變。

  拼貼作品有發揮空間

  記者走進李楚洳位於尖沙咀的工作室,牆壁掛滿由她自創的「相中畫」,而工作台上擺着她正在創作的拼貼新系列。雖出身本港富裕家庭,卻始終關心周邊發生的故事,並將它們記錄下來,再結合繪畫、攝影和電腦技術創作「相中畫」。縱使在三月份佳士得專場拍賣會上,其混合媒材作品《中英街》以十三萬七千五百港元成交,成績都屬好滿意,然她同時更希望作品能反映當今社會現狀,令人們有所得。

  作品《中英街》就有很多香港元素,李楚洳將香港不同街道名稱表現在一張作品中,「從街道名稱,可以看到本地文化特色,這座城市滿載東方與西方之印記。譬如北京道、上海街等中國城市街名,亦有英國地方路牌。」李楚洳說。她喜歡做拼貼時能夠更自由表現內心想法,故相比以往的「相中畫」,而今則用更多時間在拼貼畫方面。

  「我最初想法是用報紙剪貼拼湊,卻發現不耐用,最後決定只做攝影和油畫之拼貼,可以有足夠的發揮空間。」李楚洳表示。去年,她就曾展出其中一幅拼貼畫《夢只有想》,即運用彩色便條紙、老照片、房屋結構圖等多媒體材料,以拼貼形式創作,寓意港人的買樓夢。無獨有偶,她如今正在創作的新系列,亦是與此主題有關,「我將六合彩一層層拼貼在油畫布上,然後再進行拼貼創作。之所以會用六合彩創作,因為如今的港人好難買樓,甚至是辛苦儲錢都未必可以。故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六合彩成為了承載這一夢想的載體。」

  《柏金包》思考物質追求

  除卻思考社會現實問題,李楚洳今日拍品《柏金包》更形象說明在一個商業社會,人對於物質的追求,甚至是女人對於名牌手袋的追求,是否就是一個人的標籤?這個標籤又來自何處?由誰定義?「這件作品的靈感來自安迪.華荷作品《金寶湯罐頭》,藉以代出思考,人類的物質欲究竟是怎樣一回事?」

  將對於社會問題之看法,融入創作作品,如此創作風格與李楚洳不僅修讀視覺藝術,亦兼修社會學的個人經歷,有不可分割的關係。這也是她對於作品的期待,希望人們能從她的作品中想到更為廣闊的世界,可以駐足欣賞多些時間,繼而產生更多共鳴。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