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茶養出來的悠閒(之一)\李憶莙

時間:2018-06-03 03:15:21來源:大公網

  來到成都,怎能不去坐坐茶館,喝喝茶呢?

  說到茶館,寬窄巷裏的茶館早已失去它昔日的那種味道了。可是我們很幸運,下榻的賓館過一條馬路,步行不到十分鐘就來到人民公園了。而被譽為「全國歷史最悠久茶館之一」的鶴鳴茶社就在公園裏面。

  在成都,相信沒有幾個人是不知道鶴鳴茶社的。在今天,它不僅是成都老茶館的代表,也是保留成都茶文化最原汁原味的茶館。

  走進鶴鳴茶社,首先看到的是人,很多很多人,不,應該說是很多很多茶客。

  鶴鳴茶社是由一棟古色古香的兩層樓建築、一個露天庭院、和沿湖的長廊所組成。而我們看到的幾乎所有的茶客都選擇露天而坐,坐在濃濃的綠蔭底下。由於那些石桌和竹椅都是隨意凌亂擺放的,故而茶客也都坐得很隨意,乍看之下,有點凌亂的感覺。

  我們臨水而坐,旁邊是長廊,頭頂是參天大樹的枝繁葉茂,前面是碧綠的湖水。我們各自點一杯茶,我點的是竹葉青。茶杯是有蓋的茶碗,還有一大瓶熱水。給我們上茶的阿姨說這是為了方便添水,隨便你們愛坐到幾時就幾時。我輕輕地揭開茶碗的蓋子,一縷清香緩緩升上來,但見翡翠般的茶葉一根根地豎立在清澈的茶湯裏。陽光淡淡,茶碗裏倒映着頭頂上微微晃動着的樹影。人聲伴着蟬鳴和鳥的啁啾,卻覺得十分恬靜。這就奇怪了,這裏明明是人聲嘈雜的市井之地,怎麼心裏的感覺竟是如此地恬靜與舒泰呢?

  我忽然想起香港作家董橋來,他曾在一篇文章裏說:一個不會懷舊的社會注定沉悶、墜落。沒有文化鄉愁的心井注定是一口枯井。經濟起飛科技發達縱然不是皇帝的新衣,到底只能禦寒。「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境界還是應該試試去領會的。

  是的,應該去領會。

  來到成都,我最先發現的是,這裏的人都是不緊不忙的一派悠然。這不就是「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境界嗎?而境界又是什麼?不就是舒泰嗎。只要是心境恬靜,自然就會感覺舒泰——這其實是成都人過日子的方法,也是他們的人生哲學,更是成都這個地方特有的味道。

  成都人不一定都有懷舊的情懷,但是他們的日子真的一點也不沉悶。他們的文化鄉愁是一蓋碗的茶,天天喝,時刻不停,喝到只剩下茶葉時再沖水,立刻把碗蓋蓋上保溫。他們從小就這樣喝茶,是在茶湯裏泡養大的。心井裏也自當水波盪漾,蕩起的還是無數茶的漣漪呢。試想想,這樣的心井,又怎麼可能是一口枯井?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