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早幾年已經有媒體報道過遊走在灰色地帶的「交友網站」──SA甜蜜定製(SeekingArrangement,原名:甜心有約)。在這個平台上,有錢的成功人士可以成為女孩們的「糖爹(Sugar Daddy)」。「糖爹」們出錢供女孩上學、租房或其他消費,作為交換,女孩們則付出時間、青春,甚至身體。創始人並不認為這是「色情服務」,而是將此過程定義為新型戀愛關係「互動與陪伴」,要獲得「戀愛機會」,女孩們不是只需要「漂亮而已」。
SA甜蜜定製在國外火了很多年,在香港也有不少用戶。最近它在內地高調上線,旋即被叫停。央媒將它稱為「援交包養平台」,並不認可它所提倡的新型戀愛關係。
無獨有偶,另一個新型戀愛關係發起人Ayawawa最近也頗受央媒「關照」,其微博更被新浪封停半年。被粉絲稱為「娃姐」的Ayawawa提倡一套「親職投資」理論,戀愛的目的是結婚,結婚的目的是繁衍。所以在戀愛前,女人需要相對應地投資自己,提高「MV(Mate Value,婚姻市場價值)」,降低「PU(Paternity Uncertainty,親子不確定性)」,這樣才能吸引「可靠」的男人。為了吸引眼球,娃姐在一次情感培訓課上,舉例說「慰安婦是利用了女性的性別優勢,才在戰爭中存活下來」,因此犯眾怒,引起禁言封停。
在封停之前,娃姐已經有幾百萬粉絲,每年出高昂的諮詢費,來學習「討好」男性的技法。其中有一個是香港某公司高管,每次諮詢費五十萬元人民幣起跳,連續多年,最終成功「釣得」金龜婿。前文提到的SA甜蜜定製,也有人在這個平台上「公平交往」,步入婚姻的殿堂。
兩種被創始人稱為新型戀愛關係的男女相處之道,有人覓得真愛,有人不齒為伍。有人說,他們是出於「你情我願」,但這樣的新型關係,真的是應該被提倡的嗎?「物化女性」是很多人在批評這兩者時用到的詞,女孩們被明碼標價,都成為了櫥窗裏的商品。從這一點上,這樣的關係,談何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