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馬克思筆下唯一的中國人/張 茅

時間:2018-05-27 03:15:27來源:大公網

  圖:印有馬克思頭像的0歐元紀念紙幣 作者供圖

  馬克思在德國一個小城市特里爾誕生,今年是他誕生二百周年,倫敦、巴黎、布魯塞爾、柏林等歐洲多處均有紀念活動,歐洲央行批准馬克思故鄉特里爾發行印有馬克思頭像的0歐元紀念紙幣,由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親筆簽名,特別顯隆重。鈔票正面馬克思像,背後是歐洲風景名勝,材料印刷與歐元紙幣無別,售價三歐元,在德國與歐洲大受歡迎,意味歐盟對馬克思及其學說的尊重。在中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紀念活動,作長達萬言的講話。

  二百周年的話題,對我感到有趣的,是書中發現馬克思與一位清朝官員的關係,這人名王茂蔭,是馬克思着作提到的唯一的一位中國人。

  馬克思在經典著作《資本論》第一卷第三章論述「貨幣或商品流通」的「註釋83」有一段文字:「清朝戶部右侍郎王茂蔭向天子上了一個奏摺,主張暗將官票寶鈔改為可兌現的鈔票,在一八五四年四月的大臣審議報告中,他受到嚴厲申斥,他是否受到笞刑,不得而知。」《資本論》提到的各國文人、學者、思想家約六百多人,王茂蔭是當中一人,也是馬克思提及的唯一的一位中國人。他注意到王茂蔭的主張,也關注這位朝廷官員的處境。

  有趣的問題是,遠在西方的馬克思怎知東方帝國的清政府有一位名叫王茂蔭的官員。過程是在他寫作《資本論》當中,接觸到俄國駐北京使館的調查報告,獲知王茂蔭上呈奏摺,提出他的改革幣制主張,馬克思視這位官員的主張,可列為他的貨幣理論及貨幣歷史新資料,便選入《資本論》卷一作註腳,對王茂蔭的貨幣主張表示贊同。

  王茂蔭在貨幣問題與馬克思近乎一致,他是怎樣的人?他的貨幣理念怎樣形成?

  王茂蔭出生於徽州商人世家,一八五三年出任戶部任侍郎,兼管錢法堂事務。祖父、父輩、兄弟在華北經商,自幼耳濡目染,成長後涉足商場,對市面官方的「寶鈔」,民間的「私票」運作的混亂情況十分了解,政府發「寶鈔」過多,市場陷於混亂,商人都不願拿「寶鈔」。

  咸豐年間,鑄錢的銅材料嚴重缺乏,遇到前所未有的銀荒與銅荒,朝廷陷入財政困境,官員陸續提出解決方案。王茂蔭主管錢法,一八五一年,上奏《條議鈔法摺》,陳言歷代經國大計,鑄造大鈔或發行鈔幣,他主張發鈔,建議發行民間銀號出資,官方負責兌現責任的鈔票,奏摺被駁回。一八五三年他上疏朝廷,反對鑄造大錢,認為低值的銅錢必引起物價上升,不被朝廷接納。第二年四月,再上奏摺,提出將已發行的不兌換鈔幣(寶鈔)改為可兌換鈔幣,並規定最高發行額,以利於商業及各業運行。他的主張被咸豐皇帝斥責,指他背後有商人指使,對國事漠不關心。

  王茂蔭奏摺中的主張,其實是家族及其個人從商經驗累積形成的理念,切合當時市場規律,要點是借助民間已使用的匯兌商業網,借鏡當時新興會票信貸方式,解決嚴重清廷貨幣危機。

  王茂蔭提出的貨幣匯兌,是大膽的改革,大多數人認識不到匯兌對活躍商業的要意。至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初,戰事爆發,各省各地交通阻塞,清政府迫於無奈,始允許將京餉、協餉交由私商匯兌。依然有一批大臣提出非議,反對激烈。王茂蔭的貨幣主張參透市場推動商品流通,有他的前瞻性。

  學者分析,王茂蔭貨幣主張可概括三方面:一、用有價值金屬貨幣保障紙幣流通,即他所說的「以實運虛;二、紙幣的流通和發行,要有宏觀的控制,避免引起貨幣貶值;三、推行以私商(主要錢莊、票號商)作紙幣發行中介,給商人適合報酬,以刺激其投入市埸。

  我是不懂馬列學說的人,大膽就個人的理解試釋王茂蔭與馬克思貨幣理念相近的觀點。

  馬克思論貨幣功能及對經濟的作用,核心在貨幣與商品關係,主要的兩點,一、商品流通決定貨幣流通;二、貨幣需求量的可控性。

  馬克思認為,貨幣流通的基礎是商品流通,因此,貨幣流通必依附商品流通,反過來,貨幣流通對商品流通起作用。王茂蔭的奏摺提出將「暗幣」(即政府的寶票),改為公開可兌換鈔票,讓鈔票在社會自由流動,實質是開放資金市場,同時產生商品流通增長的動力。此理念帶有馬克思貨幣與商品論述的元素。

  馬克思的另一貨幣原理是「貨幣需求量」,貨幣需求量取決於商品供應量的多寡,以及商品價格水平,兩者皆影響貨幣的數量,以及貨幣的價值。簡單來說,市場大量商品流通,所需的鈔票量越大。在某一時期需要有一種職能以手段執行管控。王茂蔭主張不兌換鈔幣改為公開兌換,同時須規定鈔票最高發行額。這方面兩人的理念是相近的。

  馬克思與王茂蔭從未謀面,馬克思卻以一個東方封建王朝官員的貨幣思想,選入驚世巨著《資本論》中,兩人關係難以言喻,引起人們(主要是中國人)的探討興趣。王茂蔭被國人譽為貨幣先驅。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