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Chanel的秀場跨界創意無限 /網絡圖片
提到時尚大牌,大家心目中出現的畫面大約就是T台,秀場,超模,名媛,紅星之類的畫面吧。那麼,當普通平民也能參與時尚大牌所舉辦的活動時,又有幾個潮流男女能有抵抗力呢?如此,運用巧思,潮玩轉跨界,便成為了近幾年來各大時尚品牌競相參與的熱門事項。/大公報記者 劉榕欣
想來但凡看過柯德莉夏萍演的《珠光寶氣》(Breakfast at Tiffany's)的時尚愛好者,都會對影片裏讓柯德莉夏萍念念不忘的蒂凡尼(Tiffany)印象深刻吧?那麼,當現實中的珠寶品牌Tiffany & Co.真的將電影中的場景變成了現實,在紐約打造出了一間可以吃「蒂凡尼早餐」的咖啡店時,影迷和時尚達人們又怎能無動於衷呢?
餐廳吸粉絲朝聖
甫一走進這家位於紐約第五大道的咖啡店,就會發現整家店的裝潢和色調都被品牌標誌性的「Tiffany藍」所點綴。店內隨處可見Tiffany & Co.的品牌小藍盒,因此就連咖啡店的名字,也巧妙地取為了—Blue Box Café。而這些餐具和小藍盒並非虛設,而是真正為人們提供餐飲服務—在這裏,即便你沒有能力購買該品牌的大鑽戒,也可以實現在蒂凡尼吃早餐、享用食物的影迷心願。不僅如此,店舖中的甜點以該品牌的經典珠寶設計為靈感,打造出浪漫又夢幻的就餐體驗,去年十一月開店以來便引得無數時尚男女前往打卡朝聖。
無獨有偶,時裝界的大佬Christian Dior早在這股跨界的熱潮興起之初,便於2015年在韓國首爾開設了亞洲首家Dior Café。位於首爾江南區Dior旗艦店,店舖外牆採用Dior品牌愛用的白色基調,打造出花瓣的造型。走進店內則是另一派時髦簡約的風範,Dior Café設立於店舖的頂層,採光極佳之餘到處都印着明顯的品牌標籤,放眼看去,坐在堂內的似乎總少不了幾個衣着光鮮的時尚名媛呢。此外,Dior Café內的甜品也是大有來頭,主廚是被譽為「甜點界的畢加索」的甜品師Pierre Herme,法式的甜美在這裏自然被運用得渾然天成。
愛開餐廳的除了上述兩個大牌之外,還有「搞事情界」的扛把子—Gucci。這個近年來火到不行的品牌早幾年就已經在意大利佛羅倫斯的Gucci花園裏,開了家藝術氣息滿滿的餐廳—Gucci Osteria。餐廳裏彙集了Gucci自1921年創立以來的各種經典設計,是無數忠實粉絲的打卡聖地。Gucci不僅在意大利開了餐廳,還在日本銀座、上海等地都開了咖啡館,跨界餐廳玩得可謂風生水起。
洗衣店vs.博物館
如果你以為大牌玩跨界就是插足餐飲業,開間咖啡館弄個餐廳這麼簡單的話,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作為奢侈品牌中的領軍者,Hermès(愛馬仕)玩起跨界來可一點也不含糊。它既不開餐廳,也不辦展覽,而是選擇另一種日常、接地氣卻又趣味無窮的方式—開洗衣店。去年,為了慶祝Hermès簽名絲巾成立80周年,該品牌在紐約打造了一間特別的免費洗衣店—Hermès Matic。特別的是,這間洗衣店內的滾筒洗衣機是專門為該品牌的絲巾準備的,只接受清洗絲巾的服務。當客人把髒的絲巾送到店內後,從開始洗滌到保養完成,整個過程需要兩天時間,而這項服務完全免費。雖說是免費洗衣店,但作為一線奢牌,用來打造這間洗衣店的飾品全都價值不菲,從玻璃門、洗衣籃、納衣盒,到滾筒洗衣機,店內所有物品都打上了品牌的Logo,一眼望去,滿是極具代表性的愛馬仕經典橙色。如此「不惜血本」,引得萬千粉絲前來打卡,自然不在話下了。
辦展覽對於每年都要辦春秋二季時裝展覽的時尚品牌來說自然是得心應手,但要把展覽升級成博物館,還要開在沙漠中,目前為止,也就是Yves Saint Laurent(聖羅蘭)才幹得出來了。北非的艷陽裏,馬拉喀什的黃土地上,不僅灑落着時尚大師聖羅蘭的骨灰,自去年起還多了一座YSL博物館,就連港星劉嘉玲也特地前往觀光。
大牌千千萬萬,創意無限多,在跨界潮玩這件事上,如果非要爭個高低的話,Chanel(香奈兒)認第二,大概也沒有哪個牌子敢認第一了吧?
把秀場變成「火箭發射中心」,將T台走秀變成超市購物,讓期間限定的Coco Cafe火遍各大城市……彷彿只要你想得到,就沒有Chanel做不到。今夏,香奈兒遊戲中心又開始颳起了新一波的美妝話題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