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倫敦布蘭特期油自從2014年以來首次升至每桶80美元
【大公報訊】美國原油庫存急跌,加上交易員密切留意新一輪制裁行動對伊朗石油供應的影響,倫敦布蘭特期油在昨日曾升至每桶80美元,為自從2014年以來首見。
原油價格在本月不斷上升,市場憂慮美國總統特朗普退出伊朗核協議,以及對伊朗恢復制裁行動將如何影響全球供應,令目前已緊張的供應進一步短缺。國際能源機構在周三表示,過去三年一直困擾市場的供應過剩問題終於消失。這全受石油的需求強勁和石油輸出國組織與其他產油國不斷減產的影響。
油價升至80美元,正是油組最大成員國沙特阿拉伯希望的,該國希望藉此支付已承諾進行的國內開支項目。布蘭特原油價格在昨日曾升至每桶80.18美元,升90美仙,創下2014年11月以來最高位。紐約期油則曾升至72.06美元,升57美仙。
通脹升溫新興國難逃加息
美元美債不斷攀升,令新興國家憂慮若不及時加息,投資者會以經常帳赤字為由,而大舉沽售其貨幣;同時油價不斷高企下,國內通脹率勢必急升,新興國家亦因此愈來愈難避免加息。
這種危機已從阿根廷目前的處境深深感受到,該國現已把借貸息率調高至40厘。另外,亞洲地區亦會出現相似的情況,分析員目前估計,印尼、印度和菲律賓將會加息。
滙豐預期,印度央行今年將會加兩次息,修訂了早前不加息的預測,並相信印尼央行亦會加息,同樣改變了先前不加息的預期。菲律賓方面,即使央行早前已實行了2014年以來首度加息,但卻仍然維持傾向加息的預測。
對於一些正在減息的國家,分析則相信未來不會再減。這就正如巴西出其不意地維持利率不變。雖然央行的政策官員在早前的會議上曾暗示今次將會再度減息,但因為新興市場貨幣危機乍現,迫使巴西央行改變對利率的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