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字遊香港.漫步城市」展覽周日深圳揭幕

時間:2025-10-28 05:02:12來源:大公报

  左圖:策展人阿三希望觀眾通過展覽用新的視角看香港。\大公報記者郭悅盈攝;右圖:區建公手寫招牌是香港街頭的文化印記。\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記者郭悅盈報道:第26屆「深圳讀書月」將於11月在深圳舉辦。屆時,主題展覽「字遊香港.漫步城市」將於11月2日在深圳開幕,成為香港參與第26屆「深圳讀書月」的焦點展覽。策展人阿三介紹,展覽以「字」為主題,展示香港街頭不同字體的歷史源流與多彩風格,旨在讓觀眾以新的視角看香港,感受城市獨特的生活美學與市井氣息。展覽展期至11月16日,免費入場。

  「字遊香港.漫步城市」由香港出版總會主辦、香港特區政府文創產業發展處資助。自2023年起,文創產業發展處支持香港出版界及香港文創產業人士舉辦系列活動,深度參與「深圳讀書月」,展示香港文創產業的最新成果,在拓展「共讀雙城」精神內涵的同時,進一步協助香港出版界與深圳同業的交流,推廣香港出版物等產品,為業界開拓市場機會,助力香港出版業挖掘更多發展機遇,營造港深雙城共讀、共享、共發展的氛圍,鞏固香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角色。香港出版總會在香港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轄下文創產業發展處的指導與資助下,再次深度參與深圳讀書月,延續過去兩屆參與所取得的成果。

  展香港市井文化與日常美學

  展覽以「字」為主題,分為「『書』到用時」「寫『字』生活」「印藝設計」三大板塊,貫穿「食、住、行」的日常場景。阿三解釋:「字體無處不在:『食』是餐廳菜單和食材包裝,『住』是大廈名字和街道路牌,『行』則涵蓋道路、電車和地鐵標識。」觀眾在每個展區都能看到這三類元素。在「『書』到用時」,可近距離感受舊式手寫招牌和大廈名稱的筆觸與力度。電腦普及之前,許多大廈會使用隸書或碑刻字體,文字多源自書法,保留手寫痕跡,展現中國書法的文化底蘊;類似的建築在香港牛頭角仍然可見。在「寫『字』生活」中,展覽呈現民間手寫文字在街道、交通標識等實際應用中的變化,既借鑒書法,又因應實用需求有所改動,展現香港市井文化與日常美學。在「印藝設計」裏,觀眾可欣賞現代印刷字體、港鐵標識和商標設計,配合霓虹燈裝置,彷彿置身香港夜間街景。

  展區以放大細節和場景還原帶來沉浸式體驗:日常小字被放大至一至兩米,筆畫細節清晰可見;霓虹燈、街角場景和不同材質還原街頭氛圍。重點展品包括經典招牌復原、玻璃燈牌和手稿等。展覽期間亦將舉辦一系列延伸講座和工作坊,於11月的星期六及星期日開放。

  阿三期望展覽可以促進港深兩地的文化交流。他表示,深圳觀眾對招牌背後故事的關注度與以往香港展覽或許有所不同:「很多人平時可能來過香港,但未必留意過招牌背後的故事。我希望他們用新的視角看香港,而未曾來香港的觀眾,也能提前感受城市文化。」同時,他亦希望未來有機會將展覽帶到廣州,讓更多大灣區市民體驗香港獨特的文字魅力。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