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16位同學與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等合影留念。下圖:暑假期間,故宮博物院遊客絡繹不絕。
在疫後復常的首個暑假,入選第二屆「雙城青年文化人才交流計劃」的16位大學生,跨越2100公里的飛行距離,先後在香港和北京兩座城市,用8周的時間遊歷市區和鄉郊,完成一次文化交流之旅。兩地的學生中有不少人是第一次到訪對方的城市,他們在這個暑假一起生活和成長,留下難忘的回憶。大公報記者採訪來自香港大學的盧綽桁和來自北京師範大學的桂賢嫻,聽他們分享在項目中難忘的經歷,感受不同城市生活的寶貴體驗。\大公報記者 顏 琨(文、圖)
在採訪過程中,兩位同學不約而同地提到了他們如何探索城市之間的相似之處。桂賢嫻表示,「我覺得深水埗給我一種很奇妙的感覺,很像家鄉的商貿城。這裏的步行街有咖啡館、雜貨舖。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個賣電影海報的店舖,很難想像會有人專門為電影場刊和海報開一個店。所有人都認真的在裏面欣賞海報或是看書,這讓我覺得很溫暖。荔枝窩則是像一個歷史遺跡,我們要坐船前往,踏入這裏的第一感覺很像《桃花源記》。」
京港異曲同工之處
在桂賢嫻的印象中,香港是一個充滿商業氣息的城市。而這一次的項目讓她打破了對香港的刻板印象。「香港很有人情味,我是一個很喜歡吃辣的人,而香港的飲食習慣偏清淡。實習過程中,得知我喜歡吃辣,我的老師特意帶我去尖沙咀的一家川菜館,在陌生的城市裏吃到熟悉的味道讓我很是感動。我在休息日徒步,在城門水塘附近還遇到了猴子,這時候遇到了香港的登山愛好者,他們幫我把猴子趕跑。」
盧綽桁本身修讀中國歷史,對北京的印象大多停留在書本和影視作品。藉着參加活動的機會,他第一次來到北京。新與舊的碰撞,使盧綽桁感受到了北京和香港之間的異曲同工,兩個城市之間的聯繫更是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走在街道上,我一直提醒自己『這裏是北京』。798藝術區給我的感覺很像香港的PMQ。在日常生活裏,我留意到北京的地鐵有一部分是港鐵公司運營的,地鐵工作人員的服裝、地鐵上的圖標細節和港鐵很相像。」
citywalk:藝術無處不在
兩位同學均是經過面試甄選後入圍第二屆「雙城青年文化人才交流計劃」的成員,他們以首6周前往香港、後2周來到北京的模式完成為期兩個月的交流,探索城市文化產業的未來、創新發展等議題。該計劃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推出,太古地產支持、「教育燃新」設計學習內容。因疫情,首屆交流在去年11月啟動,於今年2月圓滿結束,95位來自北京和香港的大學生參與8場線上交流活動。
「每天要走很多路」是盧綽桁參與這次文化交流的最大感受,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帶着北京的同學前往中上環一帶欣賞街邊塗鴉的經歷。「雖然我住在那附近,但在規劃citywalk路線的過程中,我才發現那裏有很多的廟宇,它們與香港的歷史息息相關。在介紹的時候,我也為他們講述了廣福義祠、東華三院的歷史,這讓北京的同學們覺得很特別。」
設計citywalk路線的環節亦讓桂賢嫻十分難忘。「我覺得在城市中,藝術是無處不在的。在香港,維港兩岸聚集不少博物館,但在太古讓我看到了藝術與商業社區融合的可能性。在北京,我們給香港同學策劃了跟着李敖、魯迅、霍達和北島四位作家進行北京城的文學散步路線。帶着同學邊行走,邊閱讀幾位作家的文本,體味他們對於城市的記憶和歷史的流動性,在文字和城市之間的互動中尋找一種文化。」
對文物修復印象深刻
而此次項目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參觀學習,對於盧綽桁和桂賢嫻來說,在文保科技部內的見聞更是難得的經歷。盧綽桁表示,「在博物館實習的經歷中,我參與了一個工作坊的設計,看到了博物館的團隊如何工作。而故宮博物院的參觀讓我看到了更為細緻的分工,不同材質、不同種類的文物們分門別類,而文物修復的師傅更是身懷絕技。正是他們的努力才讓文物們得以保存至今。」
桂賢嫻覺得自己與故宮之間產生的關聯是一個很奇妙的旅程。「因為學校位於海淀區,我在大學期間常常以遊客的身份去故宮參觀,但我很難想像自己會在偶然的一天內於故宮產生這樣的關聯。故宮很難用一到兩次的機會全部走完,文物修復的參觀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文物修復的過程讓我覺得故宮內的時間走得很慢,可能有的文物需要十年的時間才能修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