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尹麗娟陶藝亦真亦幻

時間:2019-08-17 04:24:10來源:大公報

  圖:陶瓷藝術家尹麗娟

  中國人的飲食器皿離不開陶瓷,雞公碗、砂煲等是香港人愛用的食器,也承載着幾代人的童年記憶。香港是否擁有一塊培育陶藝的良田,一直是許多本港藝術家的探索方向之一。陶藝家、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助理教授尹麗娟早前獲頒「2018藝術家年獎(視覺藝術)」,吸引不少人關注陶藝及其發展。近日她接受《大公報》記者專訪,分享其個人創作及教學的心得。/大公報記者 湯艾加 文、圖

  尹麗娟從事陶藝創作二十餘年,「如何思考陶瓷創作」是她不懈探索之方向。她以日本陶藝舉例道:「他們陶瓷藝術的主要載體是器皿,陶瓷的藝術性與其自身的實用性有一定關係。若從當代藝術的角度出發,陶瓷的創作方向更寬闊,且不限於器皿。然而一直困惑我的問題是,陶瓷本身有它屬於文化基礎的身份定義,當創作的面向無限延伸時,到一個怎樣狀態,會令陶瓷失去原有的身份,譬如燒製前『泥』的狀態,在特定條件下是否也能稱之為陶瓷呢?這是我一直思考和探索的方向。」

  日常用品變陶瓷

  縱觀尹麗娟的創作歷程,她的作品多以系列式呈現,比如「脆弱書」、「有機書」、「化石書」、「重拾」、「今日予我我日用糧」等。她擅取材於日常用品,並將之轉化成別具涵意的藝術創作,其中有些作品的系列延續數年。其作品的辨識度高,除了單純的藝術實踐,還蘊含了深刻的貼近日常生活的情感元素。尹麗娟專注創作多年,其作品甚少令人感覺她在刻意逢迎當代藝術市場的規則,反而更專注立足在陶瓷藝術的本身,並以此傳遞人情溫暖,同時探索「藝術何價」。

  二○一七年十二月在坪石邨雜貨店展出的「珍百貨」,尹麗娟將生活中常見的物品,比如汽水瓶、洗髮水、盒裝檸檬茶等,以陶瓷形式將其形態複製,放入士多店的雜貨架,觀者感覺架上貨物似是不同,又曾相識。作為「珍百貨」的延續,她又將玩具如機械人、超人、鴨仔等變成陶瓷,策劃了「童真百貨」展覽,並將於香港藝術館展出,其後計劃出售這批作品,將所得款項捐予慈善團體。

  港文化別樣精彩

  尹麗娟常在陶瓷的物料、技術、與當代藝術關係等作新嘗試,同時不希望自己走得太遠。她也把這種思考延伸到教學中。她認為香港人即使日常熟悉陶瓷,但藝術的感知深受西方現當代藝術的影響,在創作的方向甚少限於固有的形態,因此在引導學生思考時,她會以一定的概念啟發學生反思陶瓷藝術。

  問及香港陶藝的發展空間,尹麗娟坦言:「有一定的限制,成本很貴。」首要的就是空間的限制,窰需要空間、儲存瓷泥及陶瓷作品需要空間;其次是原材料,瓷泥仰賴進口。她相信,香港作為中西文化交匯的都市,這種文化的獨特性會在創作中有別樣的精彩。她還說:「位於牛頭角的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這裏有柴火窰和煤氣窰,兩種窰並存讓學生在陶瓷的探索中會有更多的嘗試。」

  藝術發展獎的頒發給予藝術家及後繼者鼓勵,對於不同類別的藝術發展有積極的意義。「能得獎很激動,是對藝術家本人的肯定。」尹麗娟如是說:「我會繼續我的探索方向,發掘陶瓷藝術可延伸的極限。」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