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水蘊華章見證千年運河文明

時間:2019-06-10 07:41:03來源:大公報

  圖:國家一級文物、常州出土的春秋時期「原始青瓷簋」

  【大公報訊】記者陳旻報道:春秋時期吳國青銅器、西漢的金銀器和玉器、唐代的三彩和長沙窰瓷器、元代青花瓷、明清宮廷瓷器,由江蘇省委宣傳部主辦的「水蘊華章——大運河文物精品展」正在揚州博物館舉行。來自內地運河沿線六省十九市二十三家文博單位選送的三百餘件(套)精品運河文物,展示大運河歷朝歷代的發展特色和城市文明。展期至六月二十六日。

  包括國家一級文物50件

  此展覽以時代為脈絡,分為「吳王夫差築邗溝——早期大運河」、「共禹論功不較多——隋唐大運河」、「裁彎取直貫京杭——京杭大運河」、「漪路繁華展風采——運河人家的美好生活」四個單元。三百餘件(套)精品運河文物中有國家一級文物五十件。

  開鑿於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時間最早、流經距離最長的人工運河,歷經千年的流淌,由此孕育而生的燦爛文明,以豐富多姿的形式凝聚在歷朝歷代的運河文物上。

  展品中,一件國家一級文物、常州出土的春秋時期「原始青瓷簋」工藝精美。青瓷簋撇口,束頸,圓鼓淺腹,圈足,平底。公元前四九五年,吳王夫差開挖了從蘇州望亭經常州奔牛的運河,建立了入長江的水運通北要道,不僅給沒有瓷土資源的常州帶來了浙江等地產的原始瓷,更是莫定了吳國霸業的基礎。這件青瓷簋成為見證。

  大業元年(公元六○五年),隋煬帝在隋文帝疏浚邗溝的基融上,徵淮南民夫十餘萬,對山陽瀆加深拓寬。開通後的隋大運河南起杭州,北達北京,全長二千五百公里,織起一個前所未有的物資交流網。雖然,隋朝開通大運河不久就滅亡,但為唐朝創造了良好的漕運條件,使唐王朝經濟發展,手工業發達,商貿繁盛。唐代金銀器製作發展至鼎盛,鎮江博物館參展的「唐代鎏金雙鳳紋銀盒」便是見證。這件銀盒四出蓮瓣形。直腹,蓋面弧凸,以子母口扣合。蓋面錘刻凸花,以銜草雙鳳紋為主體,邊緣刻八對相向的飛雁,間以纏枝蓮及魚子紋;腹下刻一圈牡丹花,圈足上刻有鴻雁,足邊沿飾有蓮瓣紋。銀盒造型端莊,刻花處鎏金,富麗堂皇,是唐代金銀器中不可多得的佳品。

  「打馬球紋銅鏡」彌足珍貴

  隋唐大運河的開鑿使得當時交通發達、經濟繁榮,人們的生活也日益豐富多彩。揚州博物館出展了一件「打馬球紋銅鏡」。鏡為菱花形,鏡背紋飾是四名騎士,手執鞠杖,躍馬奔馳作擊球狀。人與球之間襯以高山、花卉紋,顯現出在郊外運動場比賽的情景。

  馬球運動源於波斯,漢代傳入中國,至唐代,此運動深得皇帝和貴族的喜愛,是銅鏡紋飾中的題材之一。目前內地僅存三面有關打馬球圖案的銅鏡,其一收藏於故宮博物院,其二收藏於安徽懷寧縣博物館,而以揚州出土的這面銅鏡保存最好,是唐鏡中的珍品。

  圖:大公報記者陳旻攝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