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勇於逐夢 走出精彩音樂路

時間:2018-09-26 03:16:45來源:大公報

  在盧定彰(Daniel)、陳啟揚和葉浩堃(Austin)三人身上,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作品曾多次在國際演出,獲得多項國際作曲獎項;又都是在本地高校任教,還有留學海外的經歷,而且都從不同教育背景轉做音樂。

  峰迴路轉 探索不止

  誰曾想,香港大學作曲博士、三十三歲的Austin,當初差點兒成為程序員。音樂啟蒙源自當調音師的爺爺,在其引導下,Austin開始學習小提琴。中學時他以讀理科為目標,掌握了電腦編程技能,卻在中六突然轉念想讀音樂。「我對父母說給我一點時間(去追求夢想)。」一旦有了想法就立馬去實現,Austin到了美國之後先在當地的一所社區學院修讀副學士學位,之後很快考入了心儀的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音樂系。

  主修聲樂之餘,Austin亦發覺自己對作曲的興趣。他隨後在港大研讀作曲碩士及博士學位,師從陳錦標教授,探索音樂創作的空間。憶起修畢後漂泊的幾年光景,他不無感慨:「那段時間我一邊找工作,一邊幫人寫些功能音樂,比如玩具音樂、演唱會編曲等。這不是壞事,我把它當成訓練,學到如何滿足不同人的要求、如何創作某種風格的音樂。」2014年起Austin開始在香港浸會大學音樂系任教(兼任國際學院音樂學副學士課程統籌),其音樂亦獲業內更多關注,創作於2015年的《String Quartet No.1: Be》便是他「作為自己」而創作的開端。

  天資過人 頗受垂青

  相比之下,陳啟揚的音樂道路要平坦許多。剛度過二十九歲生日的他自2016年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作曲系獲得博士學位(由富蘭克林研究學人獎學金全額資助)後,同年就在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任職講師。陳啟揚從小對中西音樂都頗有興趣,六歲學鋼琴,後跟隨時任香港中樂團首席胡琴黃安源研習胡琴。考入中大翻譯系時,他亦時常到音樂系「蹭課」,當中聽得最入迷的就是陳偉光教授的作曲課。

  陳啟揚如此描述作曲的奧妙之處:「一個簡單的主題,能夠透過不同的音色、節奏與織體,發展出複雜的音樂表現。」天賦與勤奮兼備,他順利完成中大作曲碩士學位,赴美深造。留學期間,他的作品獲美國匹茲堡交響樂團等團體演奏,還先後入選歐亞、北美洲、中美洲各地多個國際音樂節,並由Edition Peters出版社以及美國唱片公司Innova、PARMA、Ablaze出版。回港後,陳啟揚陸續受港樂、小交等本地樂團委約作品,亦投身音樂教育,比如邀請其在美國合作過的樂團來港與學生交流演出。

  毅然返港 突破自我

  「我少年時的夢想是做樂隊鼓手。」當外表斯文的Daniel坦言自己年少夢想時着實令人意外。他自幼學習鋼琴和西洋敲擊樂,亦曾與三五好友組建樂隊。而真正接觸作曲,則得益於在香港大學讀化學時結識了音樂系教授陳慶恩,之後便決定跟隨陳慶恩修讀作曲碩士。

  2015年在英國約克大學修畢作曲博士學位(由香港賽馬會音樂及舞蹈信託基金全額贊助)後,Daniel選擇返港:「我希望自己的作品是對身邊議題的回應,而只有返回到自己的文化中才能做到這一點。」

  隨着首部歌劇作品搬演,Daniel期待探索更多華語歌劇的創作空間。他說:「人們慣常地認為悲劇更偉大,喜劇則容易被輕視。我卻想創作輕鬆的歌劇,故事帶點荒誕,就像意大利的喜歌劇那樣。」現時,Daniel亦在港大音樂系執教,他認為這個身份帶來最大的收穫是透過教學不斷認識自己、探索自己,擁有更多的維度來思考和認識世界。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