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食 色/別怕沙蟲\判 答

時間:2025-11-25 05:02:20來源:大公报

  在海鮮版圖上,沙蟲大概是爭議很多的一位了。灰不溜秋,樣不討喜,就像一隻被海水泡發的橡皮筋,很多人第一次見牠都退避三舍。可就這麼一個「怪咖」,卻成了兩廣、福建一帶老饕眼中的頂級食材,在卧虎藏龍的「海味俱樂部」中,早已是「終身制評審」。

  沙蟲學名叫「方格星蟲」,能在這個以貌取「食」的世界裏活下來,自然是有點真本事的。之所以流行,答案就藏在體內的「鮮味密碼」中,牠富含多種氨基酸,簡直是大自然生產的天然味精,早在調味品還不發達的年代,就是當地人給菜餚提鮮的「秘密武器」。要這樣類比:別看海參魚翅名氣大,但論鮮美程度,都要在這隻「蟲」面前低下頭。牠也不用誰來烘托,單獨登場也能撐起一桌好菜。而這特質又跟生存的環境相輔相成,只選水質乾淨的地方安家,很多「吃貨」順勢把這點當成了海洋環境風向標,也可以說,能吃到沙蟲的地方,幾乎都是海清沙細的「風水寶地」。

  福建是牠的發源地之一,尤其在廈門、泉州一帶,沙蟲是讓人驕傲的本土符號。街頭小吃攤上,隨處可見「土筍凍」,簡單樸實,蘸上一點醬油和芥末,便直勾勾地上頭。等再往南走,湛江的蒜蓉蒸沙蟲堪稱一絕,將洗淨的沙蟲擺在粉絲上,撒薑末蒜末猛火一蒸,滿屋飄香。也可以用青紅椒爆炒,考驗的是分秒必爭,能吃到沙蟲剛剛熟時最具靈氣的滋味。如果忽略樣貌不計,沙蟲的口感其實是相當「漂亮」的。當地人會把牠叫做海裏的筍,外殼脆嫩,裏面軟彈,不似螺肉那麼韌,也不會像蝦那麼細,是一種介乎於脆和嫩中間的微妙平衡,邊咀嚼邊能感受到清甜的汁水一股股襲來,吃着吃着,你會更明白那句話的奧義,「勇敢的人,先享受生活」。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