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集古齋展出的周伯林「風生腕下」書畫展中,觀眾能感受到一份遠離喧囂的靜氣。這位曾擔任榮寶齋香港總經理的藝術家,以三十餘年的藝術耕耘,帶來一種深沉的文人氣息。
看周伯林的大寫意作品,能感受到濃濃的「文人味道」,文人畫講究的不是畫得有多像,而是通過筆墨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趣,周伯林把日常小物變成藝術的作法,正是文人畫的精髓所在。他的作品用筆大膽灑脫,在看似隨意的揮灑中,卻能準確地抓住花草鳥蟲的神態,更難得的是,他的畫裏還融入了一些當代的審美趣味,對畫面構成的講究、對墨塊形狀的安排,都讓傳統題材煥發新意,看起來很耐人尋味。他的大寫意作品筆墨之中寄寓致遠之意,既保留了前輩畫家的簡率天真,又通過背景渲染營造出獨有的詩意,展現出在傳承中的創新。
周伯林說,「風」字在中國繪畫中有很多含義,能表達很多的韻味,比如風采風韻風格,寫意繪畫正是要追求藝術的風格和風韻,「風」也能展示出畫寫意畫的那種狀態,中國寫意畫要筆筆生發,生發的過程就是產生風采的一種狀態,所以他特別選用「風」字來表達傳統繪畫中的一種精神境界。
周伯林歷經教學、從商、鑒藏等多重身份轉換,如今退隱梧桐山下,潛心藝事,以揮毫為樂,他的作品之所以動人,不僅在於筆墨技巧,更在於那份澄澈從容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