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藝加之言/維金納琴前的協奏曲\王 加

時間:2025-10-29 05:02:29來源:大公报

  圖:「碟中畫」C.P.E.巴赫&海頓大提琴協奏曲/《坐在維金納琴前的年輕女子》

  即將到來的萬聖節,同樣將迎來十七世紀荷蘭黃金時代巨匠約翰內斯.維米爾誕辰三百九十三周年。在他僅存的不到四十幅真跡中,留下了近三分之一的音樂主題作品,並常被作為古典音樂的唱片封套。本周推薦一幅採用其名作《坐在維金納琴前的年輕女子》作封面的黑膠唱片。這張由英國Unicorn獨角獸廠牌灌錄並發行的黑膠收錄了兩首大提琴協奏曲,分別是C.P.E.巴赫的《第三號A大調大提琴協奏曲》和約瑟夫.海頓的《D大調大提琴協奏曲》。兩手曲目均由法國大提琴家托特里耶攜手倫敦室內樂管弦樂團聯袂演繹。

  畫作採用了維米爾最具代表性的室內窗邊場景。整幅作品以米黃色、湖藍色和灰色作為主要基調,襯托出淡雅且靜謐的十七世紀荷蘭女性閨房。左側色彩斑斕的掛毯如同大幕被拉開一般,將一架精美的維金納琴和身穿藍色長裙的女子「亮相」給觀者。畫家採用了一個清晰的對角線構圖,日光從未出鏡的左上角窗戶斜射進入房中,光線順着琴上的譜架和女子的背脊延伸灑在右下角的牆面上。女子一邊彈琴一邊扭頭面向觀者,似乎我們的舉動引起了她的注意。她身前的維金納琴內側琴蓋上繪有風景,外側則裝飾有花卉紋樣。由於音樂是十七世紀荷蘭貴族家庭少女的必修課,畫中衣着華麗、彈着精美維金納琴的女子顯然反映出她優越的社會地位。然而,她身後牆上懸掛的、佔據畫面近四分之一的作品被認定是現藏於波士頓美術館的《拉皮條的女人》,這個細節也讓原本充滿濃郁藝術氣息的畫作被賦予了更多風塵化的猜想。鑒於維米爾在此作前景繪有一架斜倚的大提琴,加之畫中女子正在彈奏維金納琴,頗為符合協奏曲的規制,也完美契合收錄兩首大提琴協奏曲的唱片主題。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