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七一年九月二十九日,意大利巴洛克繪畫巨匠卡拉瓦喬呱呱墮地。這位才華橫溢卻性格暴戾的畫家雖然年僅三十八歲便英年早逝,但卻憑一己之力影響了整個巴洛克時期的歐洲繪畫。本周剛過其誕辰四百五十四周年紀念日,應景推薦一張以他畫作為封面的唱片。專輯由英國廠牌SAGA於一九六五年灌錄並發行,蘇格蘭指揮家雷吉納德.斯圖爾特攜手英國大提琴家奧多.帕里索和巴爾的摩音樂學院管弦樂團,聯袂演繹兩位意大利作曲家譜寫的三首大提琴協奏曲,分別是博凱里尼的《B大調大提琴協奏曲》、維瓦爾第的《第三號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和《第五號A小調大提琴協奏曲》。專輯封套選擇的是卡拉瓦喬最著名的靜物畫《水果籃》。
這幅米蘭昂布羅休美術館的「鎮館之寶」不僅是卡拉瓦喬唯一一幅靜物畫作品,更是西方美術史早期獨立靜物畫的代表作。儘管相似的水果籃還曾出現在畫家另幾幅風俗畫中,但這樣一幅獨立的靜物在當時較為罕見。卡拉瓦喬用精湛的技法試圖準確描摹每種水果的質感:晶瑩剔透的葡萄、略顯啞光的梨和蘋果、沒有光澤的無花果等都盛放在藤條編織的果籃中。值得一提的是,畫家所描繪的水果並不是完全新鮮的,有蟲洞的蘋果和枯萎的枝葉均反映出真實的自然狀態,以及包含生命轉瞬即逝的「虛空」哲學思考。此外,水果、枝葉和果籃相互間交織的光影也凸顯了卡拉瓦喬譽滿天下的「明暗對照法」。不過,整幅畫作最不經意間的巧思來自果籃與桌子的銜接處。桌沿的一點陰影營造出果籃擺放在桌邊的立體感,對「錯視」技法的使用也是卡拉瓦喬不動聲色炫技的方式。遺憾的是,封套裁切掉了這個亮點,以及畫中大部分的空白,僅保留了「主角」水果籃。
「碟中畫」博凱里尼和維瓦爾第大提琴協奏曲/《水果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