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十八彎/讓黃金周的「黃金」成色更足\關 爾

時間:2025-09-30 05:02:28來源:大公报

  國慶黃金周的腳步愈發臨近,街頭巷尾已然瀰漫着假期的氣息,社交媒體上也滿是對假期安排的熱烈討論。有人期待奔赴遠方看山河遼闊,有人計劃宅家解鎖小眾興趣,多樣選擇背後,是國人對「長假價值」的認知不斷升級。回溯過往,一九九九年黃金周制度誕生之時,正值亞洲金融危機餘波未平,內地經濟亟需新的增長點,黃金周的出現,就被賦予了刺激消費、拉動內需的重要使命。第一個國慶黃金周來臨,如同一場盛大的狂歡拉開帷幕。人們壓抑許久的出行熱情瞬間釋放,帶動了餐飲、住宿、交通等旅遊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此後二十多年裏,悠長假期成了生活裏的固定浪漫,人們愈發習慣走出家門,或遊覽名山大川,或盡情逛街購物,讓奔波的日常暫歇,實現精神與物質的雙倍滿足。

  不過,隨着時間推移,一些弊端也逐漸浮出水面。每逢黃金周,景區總是人滿為患,一些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遺跡不堪重負,遊客原本期待的「沉浸式體驗」淪為走馬觀花式的「人看人」。交通擁堵也成為黃金周的「標配」,高速公路上車輛排起長龍,不少人在途中耗費大量時間,疲憊不堪。同時,面對集中爆發的消費需求,部分商家陷入「重流量、輕服務」的誤區,坐地起價、強制消費等「宰客」現象時有發生,消費者體驗大打折扣。

  要讓黃金周真正帶動消費、拉動內需,就必須對症下藥。在交通與旅遊基礎設施方面,相關部門可提前預測客流,合理調配接待能力,提升遊客出行與遊覽的順暢度。旅遊業界也需積極創新,開發出更具個性化的深度遊產品,提升遊客的參與感與滿意度。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服務質量的改善和提升,只有加強市場監管,對商家的經營行為嚴格規範,才能讓更多遊客敢於消費、樂於消費。

  黃金周的「黃金」,不應只是冰冷的消費數據,更應是人們臉上的笑容、心中的滿足,是經濟發展與民生幸福的雙向奔赴。當政策有溫度、服務有熱度、監管有力度,黃金周便能突破當下的瓶頸,掘出更具成色的「黃金」,持續為經濟發展注入動力,也為人們的美好生活增添更多色彩。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