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善用資源/議員促多策並舉 提升車位流轉

時間:2025-09-29 05:01:30來源:大公报

  本港咪錶收費時隔31年加價,特區政府表示,此舉既追補70%通脹,亦希望打擊「咪錶霸」。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委員陳恒鑌及西貢區區議員方國珊均指出,單靠加價難治本,需多策並舉平衡效率與市民負擔。

  陳恒鑌認同加價有通脹追補的合理性,但直言「加價與杜絕霸位是兩回事」。他指出,加價後咪錶價格仍處低位,難約束長期佔用者,且現行規定存明顯缺陷:「只要付費就能長期停,甚至有人用來做回收、做生意,完全背離咪錶『短期停車』初衷。」他建議盡快修改咪錶使用的相關法律,明確禁止長期霸佔與商業用途,同時增加咪錶數量、優化執法流程,提升車位流轉效率。

  談及後續影響,陳恒鑌坦言加價或引發私人停車場跟風,但長遠解困關鍵在增供應──政府承諾兩年新增1.2萬個車位,有望緩解短缺。他支持商用車維持收費不變,因營運車車位比例不足1:1,40%車輛無固定位,加價會加重負擔;並建議引入閉路電視監控超時停車的情況,同時強調400元違停罰款需平衡力度,避免少數司機「以罰代停」。

  方國珊認為加價難阻群組協調、多車接力方式的霸位行為,建議加快用新的「殭屍車」條例,針對長期不動的「殭屍車」,加強巡邏監控;盼將新建住宅車位配比提至「3單位1車位」,開放政府夜間車位,並呼籲執法更人性化,避免臨時停車即吃「牛肉乾」。\大公報記者 莫雲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