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語文博大精深,尤其是四字詞語的種類繁多,用途廣泛。不同語句配合社會前行,能夠反映時代特色。
從前我們會說「未雨綢繆」,該詞句出自《詩經》的「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古人在晴天之時,預先摘取桑樹根皮,以之修補門窗,藉此應對突如其來的風雨。另外亦有詞句「居安思危」,相關背景源自古籍《左傳》,寓意人們不要滿足現狀,必須為未來突發事件做好心理準備和實際防範。這些四字詞句語重心長,但現代年輕人或許不以為意。
語文隨着時代變遷和社會需要而發展。近年出現了「超前部署」的嶄新詞彙,反映社會狀態。其實「部署」已經蘊含預先策劃和安排的意思。如果事情正在或經已發生,人們便要「面對」或「處理」,故此「部署」就是應付一些即將出現的事情。「超前」既是形容詞,亦可以是動詞,既與時間有關,亦含有行動之意。「超前部署」其實就是更早作出實際行動。
天氣不似預期。香港近六十多年來首次於同年出現兩次十號風球,颱風「樺加沙」來勢洶洶,的確嚇人。特區政府做足準備提早應對。從前的家長會埋怨風暴期間子女上學的安排,是次「樺加沙」襲港前便已預告學校停課,雖說學生缺失了上課日,但總比狼狽上學為佳。我作為家長十分滿意有關措施。「樺加沙」來時的三號及八號風球期間,天色好像沒有什麼變化,但既已「超前部署」,政府和市民都沉着應戰,不敢鬆懈。直到懸掛十號風球,颶風威力果然強勁,唯是大部分市民都已留守在家,安全至上。
這些自然災禍時刻,一定仍然有好些工作人員緊守崗位,保護市民及提供服務。醫護人員、消防及警務人員、物管及保安員、新聞從業員,都應獲得致敬。這些被訪者會說是基於「愛與責任感」,也是近年聽到的新穎詞彙,令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