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瓜 園/巨嬰顧客\蓬 山

時間:2025-05-07 05:02:12來源:大公报

  近些年,「巨嬰顧客」似乎越來越多,並且每到假期就集中爆發。明碼標價的餐食吃完後嫌貴非要商家打折;自己延誤時間卻非要插隊硬闖檢票閘機;在飛機起飛滑行時強行要闖進衞生間方便;明知是禁止穿越攀爬的無人區卻非要闖入探險「打卡」,而後又要求救援;自己不提前訂酒店而臨時「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到頭來卻投訴景區接待不周……

  「巨嬰顧客」的顯著特徵是:視契約精神、規則意識為無物,只關注自己的需求,漠視他人感受和公共利益,一副唯吾獨尊、「你奈我何」的姿態,而且缺乏情緒自制力,稍不如意便大哭大鬧。不論是飛機、高鐵,還是迪士尼、無人區,都被「巨嬰」當成了任性撒潑打滾的「嬰兒床」。

  社交媒體的勃興,也讓「巨嬰」拿到了法寶。不僅在現場戲精附體,更善於利用網絡炒作、帶節奏。歪曲事實,刻意貼上特定的地域、國籍、性別、職業等標籤,去炮製熱點,渲染民族情緒、「地域黑」、性別對立、職業歧視等等「流量密碼」,進行道德綁架。而商家為了降低熱度,往往忍氣吞聲妥協,以求息事寧人。這就更助長了「誰鬧誰有理」「按鬧分配」的不良現象。

  日本從今年四月一日開始,在全國實施《防止顧客騷擾條例》。日本服務業向來以「精心款待」的待客哲學聞名,奉「顧客是神」為圭臬,以微笑服務見長。然而面對越來越多的顧客騷擾行為,譬如違規在店內拍攝、強行索取不合理服務、持續無理投訴等等,為令「業者與顧客相互尊重」的理念越來越受到認可,以法令應對「巨嬰」。

  理直氣壯對「巨嬰顧客」說「不」,執法者和監管者應該幫助商家挺直腰桿。如果一味和稀泥,反而是催生「破窗效應」,惡化商業環境,因小失大。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