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作的過程中,我們經常面臨一個挑戰:如何將模糊的概念轉化為具體的點子?有時候,我們隱隱約約有一個想法,但那想法又像是一團迷霧,無法清楚表達。這時,「隱喻練習」就是好工具,讓我們從未知到已知、從抽象到具體。
隱喻的力量在於,它能讓我們透過熟悉的事物來理解陌生的概念,而當我們試圖創造點子時,隱喻更可以幫助我們尋找方向。「隱喻練習」的運作是這樣的:在畫冊、相集、手機或網上隨意找一張照片,接下來嘗試列出照片的不同細節,最後用這照片與你正在處理的創作主題進行聯想,並以其細節幫助思考。
舉例,假設你在探索「愛情」這個主題,而你找到了一張「家用工具箱」的照片。首先,你列出了它的細節:黑色的、鐵製的、有好多工具、放在櫃子裏、裏面有很多分層、一年用上幾次等等。
接着,你以「愛情就像工具箱」為聯想的起點,而「有好多工具」這一個細節,或許令你想到:愛情就像工具箱,它可以有很多工具來解決問題,如果你懂得怎樣使用這些工具的話。
又或者,「放在櫃子裏」與「一年用上幾次」這兩個細節會讓你聯想到:愛情就像工具箱,當你沒有它,你會沒有安全感,但當你擁有了它,你也不過是將它放在櫃子裏的某一角落。
透過「隱喻練習」,我們系統地引導自己聯想到新的點子。這方法不僅可以應用在個人創作,也能作為團隊合作的工具。在集體創作的時候,例如在劇本工作坊,團隊成員可以共同挑選一張圖片,從中找出與目前案子相關的元素。這有助於建立共同語言,也可以讓成員有所依據地展開討論。
最後,我們還可以製作一套有個人特色的「隱喻卡」,每張卡片上,畫或印有符合你品味的圖,代表各種可能的隱喻,如雞蛋、龍形拳、地鐵系統、動物大遷徙等等。當我們需要靈感時,隨機抽取一張卡片,並試着將卡片上的元素與我們的創作主題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