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名為幽靈方頭魚的魚類新物種,近年在海南陵水至西沙群島之間水深約二百米的坡度區域被發現,這是首個由中國科研團隊發現的方頭魚科新物種。
方頭魚擁有扁平且略呈方形的頭部,故而得名。又因其頭部較大且高,魚身側扁,牙尖口小,背部微凸,側線發達,與馬頭有幾分相似,又被稱為馬頭魚。
方頭魚主要棲息於砂泥質海底。牠們白天會躲在深海的岩礁或珊瑚礁中,晚上則會出來覓食,以小型魚類、甲殼類動物等為食糧。
目前,方頭魚在全球共有十多種,分布於東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太平洋的熱帶和亞熱帶海域,而在中國海域已知有分布的方頭魚則有六種。棲息於深海的幽靈方頭魚,藏得很深,不易被發現。但其他種類的方頭魚,很多人不僅見過,而且還吃過。在台灣地區,肉質鮮美的方頭魚,位列十大美味魚類之一。
在方頭魚科中,常見的有紅方頭魚、白方頭魚、黃方頭魚、狐色方頭魚和細方頭魚等。其中,最為人熟知的是紅方頭魚,其眼下有一條倒三角形的銀白色帶。紅方頭魚數量最多,釣獲量也最大。黃方頭魚則棲息於更深的海底,個頭不大。細方頭魚為稀有魚種,身長大約二十五厘米至三十厘米。相比之下,在南海最新發現的幽靈方頭魚,身長輕易超過四十厘米,應是方頭魚中的大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