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宇宙,高手林立。以天為廬,以地為席,一籠一江湖。雪白外表下,裝着一股又一股熱氣騰騰的鮮美,在這個磁場中,比拼的是見微知著,管它世事變遷,永不生厭。
我小時候,包子就是實實在在的早餐王者。不管是現蒸出來,還是隔天熱好的,只要那陣濃香開始擴散,我就能「騰」一下從床上躍起,幾分鐘洗漱完畢,規規矩矩坐在桌前,效果勝過任何一款鬧鐘。如果來不及,裝幾個帶走也不耽誤。唯一問題是自此之後,你包裏的書香就將不復存在,也許還會招來同桌眼紅,沒有足夠強大的心理,這一招慎用。
那時候只記得包子好吃,至於是什麼餡的,卻已經模糊了。畢竟在飢腸轆轆時,來一份豪橫渾圓的慰藉,舌尖咬破皮,肉汁四濺,那感覺永遠稱得上鮮活快樂。所以一份包子,真頂得上一頓好飯。這麼多年吃來吃去,依舊是豬肉大葱最經典,用料是最直接的,彷彿重口味「團建」,帶着北方黑土地的厚重氣息,哪怕披星戴月,也能走得鑼鼓喧天。
北方人吃包子,多愛「全發麵」,上桌時就像一個白白胖胖的大圓球,暄軟甘甜。某次在哈爾濱吃到了豆腐餡的包子,神奇無比,外衣膨脹得好似能迎風鼓起,裏面的豆腐卻扎實飽滿,細細咀嚼,鮮濃的口感更勝於肉。如果說肉餡包子是相輔相成,那豆腐包子則是合二為一,吃出了水乳交融的感覺。當然,跟它相比,南方的豆腐包子稱得上「鍾靈毓秀」,皮是薄如蟬翼的燙麵皮,餡是吹彈可破的內脂餡,口感絲滑,晶瑩剔透。同樣的配置,居然能做出兩種極端,怎麼不算包子的「獨門絕技」呢?
確實,人要到成年,才懂包子的好。看起來樸實無華,實則暗藏機關,裏面多少文章,全看你想怎麼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