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十八彎/風口上的短劇\關 爾

時間:2023-12-12 04:03:14來源:大公报

  四十八小時投放破五千五百萬元、上線八天收入一億元……近來,被貼上「二○二三最盈利賽道」標籤的微短劇行業不斷傳出「暴富神話」,成為內容產業最炙手可熱的「香餑餑」。

  通過手機屏幕精準傳送給用戶的這些短劇,每集只有一兩分鐘,付費觀看全劇往往需要近百元。因其體量小、製作糙,生產周期也特別短。三天出一個劇本,一周內拍完,一月內上線,主打一個「迅雷不及掩耳」。

  據說如今在橫店,每天有上百個短劇劇組熱火朝天地趕着工,以至於人們常常調侃橫店已經變成「豎店」。《哎呀!皇后娘娘來打工》、《閃婚後,傅先生馬甲藏不住了》……從這些爆款劇目片名不難看出,短劇的題材不外乎霸道總裁愛上我、穿越古今之虐戀、原配小三「手撕」渣男等主題。在這當中,服化道不重要,演員名氣不重要,起承轉合更不重要,很多爆款劇充斥着「啪啪啪」男女主互扇耳光的聲音,只為了以狗血情節和密集衝突不斷擊中觀眾的「爽感」。

  令人擔憂的是,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已不可避免地出現。統計顯示,今年短劇的內地市場規模已達二百億元,明年便有可能超過電影行業。事實上,已有不少影視界人士抵抗不了短劇「錢途」的誘惑,「橫屏是理想,豎屏是生活」,道盡其中的無奈和酸澀。

  好在,監管的警鐘已然敲響。不久前曾吸金高達二千萬的爆款短劇《黑蓮花上位手冊》因「渲染極端復仇、以暴制暴的不良價值觀」被全網下架。而其背後操盤手咪蒙的身影也再度浮現。

  當年以一篇篇《致賤人:我憑什麼要幫你》這樣的網文,咪蒙成為豎起利己主義、消費主義、社會達爾文主義幾桿大旗的「毒雞湯教主」。被封殺幾年後捲土重來,依然高居行業「頂流」;在其團隊操刀的爆款短劇中,依然離不開煽動對抗、擦邊惡俗等熟悉的配方。拿捏住大眾情緒開關的她,手持內容行業的「金幣製造機」,收割着源源不斷的流量。

  沒人承認喜歡咪蒙,但有人又愛看「咪蒙」。在流量面前,市場往往忽略了文化價值和社會意義。所以,可悲的不是咪蒙又回來了,而是為何再次選中了咪蒙。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