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竹門日語/韓國教師自殺事件\簡嘉明

時間:2023-09-21 04:03:06來源:大公报

  日前到某政府部門辦理文件,走到職員櫃位窗前,打算交上表格,怎料戴着口罩的女職員先跟我說了一句話。由於現場有點嘈吵,我一時聽不清楚,只回應了「吓?」的一聲,然後才聽到她重複再說一遍:「老師,我是你以前的學生。」當教師已是很久前的事,而且教過太多學生,因此重遇也不一定認得出來,但那刻我卻不知從何而來的記憶力,竟不由自主立刻回應:「我認得你」,而且還道出了該生的名字。聽到老師唸出自己的名字,對方也有點愕然,就這樣,我們相認了。

  每次跟舊生相認,我也覺得是溫馨的場面,因為學生不一定記得成長以來的所有老師,能主動相認也是代表了一份真誠的敬意,都是難得與值得欣慰的事。然而,世上當老師的,不一定如我般幸運,在工作時可以認識許多跟我真誠相交的學生、同事,甚至家長。最近韓國一名只有二十多歲的小學教師,就因學生用鉛筆劃傷同學的額頭,接連數月遭家長投訴,即使經常跟肇事學生及家長溝通至深夜,仍無法解決予盾,終不堪壓力而自殺。事件觸發了韓國教師大規模集會,除悼念亡者外,更要求政府保護教師權益。原來過去五年,韓國就有多達一百名小學及中學教師自殺身亡,有被惡意誣告、有遭受網絡欺凌、有被家長襲擊的,當中不少也患上了抑鬱症。

  時下投訴風氣盛行,教師工作壓力沉重,卻不一定得到學校持份者的尊重與認同。中國文化尚尊師重道,朱熹就曾有言:「天不生仲尼(孔子),萬古如長夜。」現今社會,即使不像古代的人對老師有「一日為師,終身為師」的敬意,也應對從事這專業的人多點體諒和包容,不要將一切有關學校行政教學、學生校內校外表現、公開考試成績等種種問題都全然歸咎於教師,畢竟為人師表也是人,也有他們的局限,更不等於可以承受被霸凌的壓力。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