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知見錄/致謝網友\胡一峰

時間:2023-05-29 04:25:39來源:大公报

  又到一年畢業季,我受友人之邀評閱研究生畢業論文。閱讀正文之餘,瀏覽「後記」。「後記」自由發揮空間廣,專業訓練與個性文風,社會科學之嚴謹簡密,人文學科的才情性靈,於此盡顯。據說有的高校為求「規範」,避免濫情,設定致謝格式,幾字幾行,冰冷地開頭,更冷地結束,索然無味。好在多數大學不設此限,如在求學漫道的驛站為學生留了一片塗鴉牆,讓我等忝為「前浪」者先睹為快,隨喜讚嘆。

  「後記」寫法千千萬,但都少不了致謝。我雖未考索研探,不過,在著述中廣謝各方,想來應屬現代文體的訴求。致謝的對象呢,切近者老師、父母、親友,遼遠者時代、家國、社會,約言之,天地君親師也。今年所閱「後記」中,有「新人」頗頗現身。誰呢?網友。互聯網在中國發展幾十年了,致謝網友必不自今年始,料也不自我閱之論文始。但今年翻讀數本,大半有致謝網友之言,引起了我的興趣。

  談及網友被致謝之緣由時,有幾位提到了學術信息的分享和研究內容的交流,更多的則是感謝對方的陪伴。是啊,網友,包括一切以友為名者,主打的不都是一個陪伴嗎?我還注意到,這些收穫了感謝的網友皆以網名出現在「後記」裏,當然,網友理應使用網名,不過,我猜論文作者未必知道也毋庸知道其真名實姓。對於網絡連結的這段關係而言,身份的驗證理應責成平台,而在安全而虛擬的環境中,過於執著真名實姓,好比在健美的身材上硬貼一塊贅肉。

  在論文中致謝網友,是互聯網深度介入社會並發揮實質性作用的又一表徵。在這個新興又快速擴張的奇妙世界裏,你我越來越不是匆匆偶遇的流離過客,而是人生互相嵌套的榫卯對方。為此,每個人都應打起精神,過好「網絡人生」。這樣,當謝意在某天突然來臨時,方能謝無所愧,謝其當謝,端端正正,受此一謝。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