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大川集/長卷的魅力\利貞

時間:2022-07-18 04:24:21來源:大公报

  「君從何處得此奇,滄波渾欲濕我衣。」在偌大的故宮文化博物館展館之中,我是先被牆上說明中的這句話吸引,注意力才被轉移到眼前的畫卷之上。這是明朝陸樹聲在《江山萬里圖》上題跋中的一句,短短十四個字,讓一幅二維平面的水墨山水畫,不但有了三維的動態,還有了撲面而來的四維觸感。

  儘管名字很相似,眼前這幅《江山萬里圖》與大名鼎鼎的《千里江山圖》相比,知名度就小了很多。但相信你和我一樣,只要一眼,就會被這幅《江山萬里圖》深深震撼。「滄波渾欲濕我衣」,《江山萬里圖》最大的特色自然是畫家筆下的滔滔江水,在安靜平緩與驚濤拍岸的交錯之中,西蜀到東吳長江兩岸的山光水色盡收長卷之中。這幅畫作本身長九百九十二點五厘米,加上前後題跋長度更是達到了驚人的十三點五米。

  這次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展覽是首次全卷展示,所以欣賞的過程必定是一個邊看邊走的過程,而「移步換景」的體驗,就如同身處一趟正在長江邊,與浩瀚長江一同奔馳的列車上,窗外就是滾滾向前的波濤千傾江山萬里。在靜態的畫卷之上,有一種動態的流動,時間與空間的「靜」與「動」在墨色與留白之間有了奇妙的呼應。

  為了保護文物,《江山萬里圖》在香港的展出僅一個月時間,此後就要回歸北京故宮「休眠」。隨後而來的是「十全老人」清乾隆帝親筆定為「洛神賦圖第一卷」的《洛神賦圖》北宋摹本。雖然不像《江山萬里圖》那樣有十三點五米的長度,但也是近六米的國寶長卷。長卷的魅力,陸續有來。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